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基本电子电路论文--数字电路论文

面向高速采集与实时存储的无损压缩编码设计与实现

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1.3 本文章节的主要内容第13-15页
第二章 无损压缩编码算法的选择和改进第15-27页
    2.1 衡量压缩编码算法的性能指标第15页
    2.2 常用压缩编码算法综述第15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霍夫曼编码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算术编码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LZW压缩编码算法第18-21页
    2.3 压缩算法的选择和改进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哈希函数的构造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并行字典改进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改进型压缩编码算法的描述第24-26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6-27页
第三章 基于FPGA的压缩编码算法实现第27-43页
    3.1 改进型压缩编码算法的总体设计第27-30页
    3.2 压缩编码算法中关键模块设计第30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哈希模块设计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并行字典模块设计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数据输出逻辑设计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压缩算法控制状态机设计第34-36页
    3.3 压缩算法数据路径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输入输出缓存实现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码字缓存实现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字典缓存实现第38-39页
    3.4 数据通信串口设计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串口数据接收逻辑设计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串口数据发送逻辑设计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串口波特率生成设计第42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四章 仿真与测试验证第43-54页
    4.1 软件仿真模型的建立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建立基于Verilog的测试框架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算法测试软件的编写第44-45页
    4.2 算法的实现结果与功能验证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算法占用资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压缩编码算法时序分析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综合后的顶层逻辑视图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编写测试向量对算法进行验证第48-49页
    4.3 硬件测试平台搭建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建立基于FPGA的硬件电路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串口收发软件的编写第50-51页
    4.4 算法性能测试与比较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不同文件压缩比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实时压缩速度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压缩能力和其他硬件对比第53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4-56页
    5.1 总结第54-55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55-56页
致谢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0页
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0-61页
附录A PC算法测试软件代码第61-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LTE-A系统中连接建立过程研究
下一篇:基于二维纠错码的NoC容MBU软错误结构加固技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