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中国法制史论文

清末商事立法中的法律移植与本土资源

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第一章 导论第11-15页
    一、清末商事立法背景概述第11-12页
    二、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三、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四、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第14-15页
第二章 晚晴商事法律移植的原因第15-21页
    一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第15-16页
    二、商法的特性决定了其可能性第16-17页
    三、收回领事裁判权的需求第17-18页
    四、西方法律文化的涌入第18-19页
    五、小结第19-21页
第三章 清末商事立法前期的法律移植与本土资源第21-34页
    一、清末商事立法前期的法律移植第21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立法主义不一贯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缺乏配套制度的制定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瑕不掩瑜——早期法律移植的意义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评价第27页
    二、清末商事立法早期的本土资源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早期商事立法中对本土资源的吸收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传统商习的改变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传统商习的保留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官商隔阂——早期本土资源利用失败的原因第32-33页
    三、小结第33-34页
第四章 清末后期的商事立法第34-45页
    一、“志田案”——官方商事立法的又一次失败尝试第34-36页
    二、《商法调查案理由书》——商人阶级自行立法的典范第36-4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对本土商事习惯的确认,补充与改进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对外国商事法律的参考,评价及引用第41-43页
    三、小结第43-45页
第五章 评价与影响第45-49页
    一、立法水平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立法水平较低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立法水平的提高第45-46页
    二、社会影响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经济的发展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公民意识与法律意识的觉醒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社会组织形式的变革第47-49页
结语第49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9页
致谢第59-61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美国行政法上的立法史解释
下一篇:日本农业生产法人制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