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行政法上的立法史解释
中文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一、立法史解释 | 第12-18页 |
(一) 概念辨析 | 第13-15页 |
1. 成文法解释方法和立法史解释 | 第13-14页 |
2. 立法史解释和立法意图 | 第14页 |
3. 立法史解释和文本主义 | 第14-15页 |
(二) 立法史解释的材料形式 | 第15-18页 |
1. 国会报告 | 第16页 |
2. 参与立法者的私人声明 | 第16-17页 |
3. 其他 | 第17-18页 |
二、美国立法史解释在行政法领域的发展 | 第18-24页 |
(一) 立法史解释前史 | 第18-19页 |
(二) 谢弗林尊重 | 第19-22页 |
1. “谢弗林两步法” | 第20-21页 |
2. 影响 | 第21-22页 |
(三) 斯卡利亚时代与新文本主义 | 第22-24页 |
三、规则下的立法史解释 | 第24-32页 |
(一) 法院与文本主义 | 第24-26页 |
(二) 国会立法程序及权利边界 | 第26-27页 |
(三) 行政自由裁量 | 第27-32页 |
四、学理探寻 | 第32-40页 |
(一) 法治原则 | 第32-34页 |
(二) 权利分立 | 第34-35页 |
(三) 授权和禁止授权原则 | 第35-38页 |
(四) 规制国理论 | 第38-40页 |
五、对中国的启示 | 第40-46页 |
(一) 中国现状及是否应当尊重立法史解释 | 第40-41页 |
(二) 中国法院如何运用立法史解释 | 第41-44页 |
(三) 权力制衡的中国运作 | 第44-46页 |
结语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| 第51-52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