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归纳学习法的日语假名和汉语实体对自动获取方法
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1.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.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 研究发展及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3. 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4页 |
1.4. 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4-16页 |
2. 理论与技术基础 | 第16-28页 |
2.1. 命名实体识别 | 第16-18页 |
2.2. 命名实体翻译等价对的获取 | 第18-21页 |
2.3. 统计机器翻译 | 第21-24页 |
2.4. 归纳学习法 | 第24-25页 |
2.5. 日语假名 | 第25-27页 |
2.6. 罗马字 | 第27-28页 |
3. 日语假名和汉语实体对的自动获取 | 第28-44页 |
3.1. 从单语语料库中抽取命名实体 | 第29-36页 |
3.1.1 最大熵模型 | 第30-31页 |
3.1.2 条件随机场模型 | 第31-33页 |
3.1.3 汉语命名实体抽取 | 第33-34页 |
3.1.4 日语命名实体抽取 | 第34-36页 |
3.2. 假名命名实体的标注方法 | 第36-37页 |
3.3. 实例筛选 | 第37-40页 |
3.3.1 频数统计 | 第38-39页 |
3.3.2 编辑距离 | 第39页 |
3.3.3 余弦距离 | 第39-40页 |
3.4. 归纳学习 | 第40-42页 |
3.5. 规则校正 | 第42-43页 |
3.6. 实体中汉字的处理 | 第43页 |
3.7. 假名实体对的获取 | 第43-44页 |
4. 实验及分析 | 第44-50页 |
4.1. 基线系统 | 第44-45页 |
4.2. 实验设置 | 第45-46页 |
4.2.1 实验语料 | 第45页 |
4.2.2 实验工具 | 第45页 |
4.2.3 参数设定 | 第45页 |
4.2.4 评价方法 | 第45-46页 |
4.3. 实验结果 | 第46-50页 |
5. 结论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附录A | 第54-56页 |
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6-58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