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缩略词表 | 第7-10页 |
1 前言 | 第10-23页 |
1.1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概述 | 第10-14页 |
1.1.1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定义 | 第10页 |
1.1.2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| 第10-13页 |
1.1.3 慢性疲劳综合征生物学检测 | 第13-14页 |
1.2 中药与慢性疲劳 | 第14-15页 |
1.3 淫羊藿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3.1 淫羊藿的生物活性 | 第15页 |
1.3.2 淫羊藿多糖的生物活性 | 第15-17页 |
1.4 运动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关系 | 第17-19页 |
1.4.1 运动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症状 | 第17-19页 |
1.4.2 运动辅助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检测 | 第19页 |
1.5 代谢组学与生物标志物检测 | 第19-21页 |
1.5.1 概述 | 第19-20页 |
1.5.2 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| 第20-21页 |
1.6 选题依据 | 第21-22页 |
1.7 技术路线 | 第22-23页 |
2 研究对象与方法 | 第23-34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23-26页 |
2.1.1 淫羊藿多糖的制备 | 第23-25页 |
2.1.2 淫羊藿多糖的理化性质 | 第25-26页 |
2.2 实验对象 | 第26页 |
2.3 实验试剂与设备 | 第26-27页 |
2.4 实验方法 | 第27-34页 |
2.4.1 大鼠慢性疲劳模型的建立 | 第27-28页 |
2.4.2 慢性疲劳模型评估 | 第28-30页 |
2.4.3 尿常规检测 | 第30-31页 |
2.4.4 差异代谢物筛选 | 第31页 |
2.4.5 代谢通路分析 | 第31-32页 |
2.4.6 统计分析 | 第32-34页 |
3 研究结果 | 第34-64页 |
3.1 淫羊藿多糖的理化性质 | 第34-36页 |
3.2 大鼠慢性疲劳模型的行为学评估结果 | 第36-44页 |
3.3 尿常规检测结果 | 第44页 |
3.4 CFS大鼠代谢通路分析结果 | 第44-54页 |
3.5 HEP预防大鼠CFS的代谢通路分析结果 | 第54-64页 |
4 分析与讨论 | 第64-72页 |
4.1 CFS大鼠模型建立及HEP对CFS症状预防效果验证 | 第64-67页 |
4.2 代谢组学分析 | 第67页 |
4.3 CFS大鼠的尿液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通路分析 | 第67-70页 |
4.4 HEP预防大鼠CFS的尿液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通路分析 | 第70-72页 |
5 结论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86页 |
附件 | 第86-94页 |
致谢 | 第94-9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