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独立电源技术(直接发电)论文--蓄电池论文

Li2FeSiX4(X=O,S)倍率性能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

中文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3页
    1.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及简介第11-15页
    1.2 硅酸盐正极材料Li_2FeSiO_4的特性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Li_2FeSiO_4电池的充放电机理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Li_2FeSiO_4的结构特征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Li_2FeSiO_4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第17-19页
    1.3 硅酸盐正极材料Li_2FeSiO_4的研究现状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硅酸盐正极材料Li_2FeSiO_4的改性优化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硅酸盐正极材料Li_2FeSiO_4的理论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21-23页
第2章 计算方法简介第23-35页
    2.1 玻恩一奥本海墨近似第23-24页
    2.2 Hartree-Fock自洽场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2.3 密度泛函理论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Hohenberg-Kohn定理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Kohn-Sham方程第26-28页
    2.4 密度泛函理论的两种近似方法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局域密度近似(LDA)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广义梯度近似(GGA)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DFT+U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 2.5 赝势第30页
    2.6 过渡态理论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势能面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Nudged Elastic Band (NEB)方法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Climbing Image Nudged Elastic Band (CI-NEB)方法第32页
    2.7 VASP软件包第32-35页
第3章 Li_2FeSiO_4的倍率性能研究第35-4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5页
    3.2 计算细节第35-36页
    3.3 晶格结构第36-37页
    3.4 Li_2FeSiO_4的离子电导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INIT-Li_2FeSiO_4的锂离子输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SE-Li_2FeSiO_4的锂离子输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SE-FeSiO_4的锂离子输运第40-42页
    3.5 Li_2FeSiO_4的电子电导第42-45页
第4章 Li_2FeSiS_4的倍率性能研究第45-55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5页
    4.2 Li_2FeSiS_4晶格结构第45-47页
    4.3 Li_2FeSiS_4的离子电导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Li_2FeSiS_4的锂离子输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FeSiS_4的锂离子输运第48-51页
    4.4 Li_2FeSiS_4的电子电导第51-55页
第5章 总结第55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3页
致谢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离子液体中电沉积铝箔与铝粉的机理研究
下一篇: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分离酸性人工合成色素的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