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稻论文

水稻叶色白化基因BH6的图位克隆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缩略词第10-12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-30页
    1 叶绿体的基本特征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叶绿体的起源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叶绿体的结构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 叶绿体的功能第13页
    2 叶色突变体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叶色突变体类型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叶色突变体来源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 自然突变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 物理诱变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 化学诱变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 组织培养突变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 叶色突变体的应用第17-18页
    3 叶色突变分子机制第18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 叶绿素代谢途径异常第18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1 叶绿素的合成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 叶绿素的降解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 叶绿体分化发育过程异常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 核基因与叶绿体基因的表达与蛋白转运系统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 质核逆行信号第26-28页
    4 氨酰tRNA合成酶第28-29页
    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9-30页
第二章 水稻白化致死基因BH6的图位克隆第30-54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30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1 材料的种植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光照处理的方法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3 叶绿素(Chl)和类胡萝卜素(Car)含量的测定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1.4 透射电镜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1.5 水稻叶片总DNA的SDS小量提取法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6 PCR扩增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1.7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8 定位群体构建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1.9 分子标记的筛选和开发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10 目的基因的连锁分析和精细定位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11 定位区间基因预测和候选基因扩增测序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12 植物叶片RNA的提取与cDNA合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13 氨基酸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1.14 候选基因CrispR敲除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2 结果与分析第38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1 不同温度下野生型和bh6突变体形态观察和叶绿素含量测定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叶绿体超微结构的观察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 bh6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精细定位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4 定位区间内候选基因的确定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5 BH6蛋白序列比对和进化树构建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6 候选基因干扰实验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7 叶绿素代谢与质体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第49-51页
    3 讨论第51-54页
第三章 全文结论第54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4页
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64-66页
致谢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硝运输辅助蛋白基因OsNAR2.1参与硝酸盐调控水稻侧根发育的机制
下一篇:OsLPR1对水稻生长及磷素利用过程中的作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