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页 |
1.2 飞剪机的分类 | 第11-13页 |
1.3 国内外飞剪机发展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4 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1.4.1 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1.4.2 关键问题 | 第16页 |
1.4.3 预期目标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曲柄连杆式飞剪机 | 第17-25页 |
2.1 飞剪机在轧线上布置图 | 第17-18页 |
2.2 飞剪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 | 第18-20页 |
2.2.1 飞剪设备组成 | 第18-19页 |
2.2.2 曲柄连杆式飞剪机工作原理 | 第19-20页 |
2.3 飞剪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| 第20-21页 |
2.4 飞剪机的剪切时序控制 | 第21-22页 |
2.5 飞剪机主传动特性 | 第22-24页 |
2.5.1 飞剪主电机速度 | 第22-23页 |
2.5.2 飞剪传动框架图 | 第23-24页 |
2.6 本章工作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飞剪机的建模及运动轨迹分析 | 第25-37页 |
3.1 PROE软件概述 | 第25页 |
3.2 基于PROE的剪切机构模型的建立 | 第25-28页 |
3.2.1 飞剪曲轴模型 | 第26页 |
3.2.2 飞剪刀架模型 | 第26-27页 |
3.2.3 飞剪上下剪刃模型 | 第27-28页 |
3.2.4 飞剪机装配模型图 | 第28页 |
3.3 剪切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| 第28-36页 |
3.3.1 Pro/E运动分析模块Pro/Mechaism | 第28-30页 |
3.3.2 剪刃轨迹曲线分析 | 第30-34页 |
3.3.3 剪刃剪切位置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3.4 剪刃水平分速度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飞剪带钢剪切不断分析 | 第37-61页 |
4.1 飞剪机故障案例介绍 | 第37页 |
4.2 剪刃间隙对带钢剪切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4.3 剪刃锁紧缸对剪刃间隙的影响 | 第39-42页 |
4.3.1 锁紧缸的异常原因分析 | 第39-41页 |
4.3.2 锁紧缸异常处理措施 | 第41-42页 |
4.4 滑动轴承对剪刃间隙的影响 | 第42-48页 |
4.4.1 滑动轴承磨损原因分析 | 第42-47页 |
4.4.2 飞剪润滑系统升级改造 | 第47-48页 |
4.5 滚动轴承对剪刃间隙的影响 | 第48-53页 |
4.5.1 滚动轴承异常原因分析 | 第48-50页 |
4.5.2 滚动轴承游隙调整方法 | 第50-51页 |
4.5.3 轴承润滑脂选型分析 | 第51-53页 |
4.6 剪刃装配对剪刃间隙的影响 | 第53-56页 |
4.6.1 剪刃装配问题分析 | 第53-54页 |
4.6.2 剪刃装配优化 | 第54-56页 |
4.7 轧制钢种对剪刃间隙的影响 | 第56-60页 |
4.7.1 剪刃过程受力分析 | 第56-58页 |
4.7.2 带钢强度对间隙的影响 | 第58页 |
4.7.3 带钢厚度对间隙的影响 | 第58页 |
4.7.4 轧制温度对剪刃间隙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4.7.5 其它因素对间隙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| 第59-60页 |
4.8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5章 飞剪优化剪切 | 第61-71页 |
5.1 优化剪切系统组成 | 第61-62页 |
5.1.1 板坯成像系统 | 第61页 |
5.1.2 带钢跟踪系统 | 第61-62页 |
5.1.3 飞剪控制系统 | 第62页 |
5.2 优化剪切系统测量原理 | 第62-66页 |
5.2.1 激光测速原理 | 第62-64页 |
5.2.2 测宽仪测量原理 | 第64-65页 |
5.2.3 图像摄取方法 | 第65-66页 |
5.3 优化剪切位置判断 | 第66-70页 |
5.3.1 不对称剪切 | 第67-68页 |
5.3.2 狗骨形状剪切 | 第68-69页 |
5.3.3 鱼尾形状剪切 | 第69-70页 |
5.3.4 宽度百分比选择 | 第7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6页 |
致谢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