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36页 |
1.1 荧光探针 | 第13页 |
1.2 钯的应用 | 第13-15页 |
1.2.1 金属钯在材料中的应用 | 第13页 |
1.2.2 钯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| 第13-15页 |
1.3 钯的检测 | 第15-20页 |
1.3.1 ICP-MS和原子吸收检测法 | 第15-16页 |
1.3.2 钯的紫外检测法 | 第16页 |
1.3.3 钯的荧光检测方法 | 第16-20页 |
1.3.3.1 荧光淬灭检测法 | 第16-17页 |
1.3.3.2 络合检测法 | 第17-18页 |
1.3.3.3 水解烯丙基氧基结构的检测法 | 第18-19页 |
1.3.3.4 水解炔丙基醚的检测法 | 第19-20页 |
1.4 亚硫酸(氢)盐 | 第20-28页 |
1.4.1 亚硫酸(氢)根的传统检测法 | 第21页 |
1.4.2 亚硫酸根氧化酶检测法 | 第21-22页 |
1.4.3 亚硫酸氢根的紫外检测法 | 第22页 |
1.4.4 亚硫酸(氢)根的荧光检测法 | 第22-27页 |
1.4.4.1 非共价结合检测法 | 第22-23页 |
1.4.4.2 亲核加成检测法 | 第23-27页 |
1.4.4.2.1 与醛基亲核加成 | 第23-24页 |
1.4.4.2.2 与羰基亲核加成 | 第24-25页 |
1.4.4.2.3 与碳碳双键亲核加成 | 第25-27页 |
1.4.5 SO_2的危害及应用 | 第27-28页 |
1.4.6 SO_2的检测策略 | 第28页 |
1.5 pH环境 | 第28-35页 |
1.5.1 pH的荧光检测法 | 第29-34页 |
1.5.1.1 罗丹明类化合物用于pH检测 | 第29页 |
1.5.1.2 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用于pH检测 | 第29-30页 |
1.5.1.3 BODIPY类化合物用于pH检测 | 第30-32页 |
1.5.1.4 蒽类衍生物用于pH检测 | 第32-33页 |
1.5.1.5 花青类衍生物用于pH检测 | 第33-34页 |
1.5.2 聚合物辅助的pH检测 | 第34-35页 |
1.6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二章 基于1,8-萘酰亚胺和三苯胺的荧光探针课题设计 | 第36-49页 |
2.1 设计的Pd~(2+),SO_3~(2-)/HSO_3~-,pH探针的结构式 | 第36-37页 |
2.2 基于1,8-萘酰亚胺的荧光探针检测钯离子的课题设计 | 第37-41页 |
2.2.1 引言 | 第37页 |
2.2.2 检测策略的设计 | 第37-38页 |
2.2.3 研究背景 | 第38-41页 |
2.2.3.1 ICT效应(分子内电荷转移) | 第38-39页 |
2.2.3.2 选择合适的荧光分子用于检测 | 第39-41页 |
2.2.4 关于钯离子检测的实验设计 | 第41页 |
2.3 基于1,8-萘酰亚胺的荧光探针检测亚硫酸(氢)根离子的课题设计 | 第41-45页 |
2.3.1 引言 | 第41-42页 |
2.3.2 检测策略的设计 | 第42-43页 |
2.3.3 研究背景 | 第43-45页 |
2.3.3.1 阴离子识别 | 第43页 |
2.3.3.2 选择合适的荧光分子用于亚硫酸(氢)根的检测 | 第43-45页 |
2.3.4 关于亚硫酸(氢)根离子检测的实验设计 | 第45页 |
2.4 基于三苯胺的荧光探针应用于pH检测的课题设计 | 第45-49页 |
2.4.1 引言 | 第45页 |
2.4.2 检测策略的设计 | 第45-47页 |
2.4.3 研究背景 | 第47-48页 |
2.4.3.1 TICT效应 | 第47页 |
2.4.3.2 结合质子的基团 | 第47页 |
2.4.3.3 荧光分子的选择 | 第47-48页 |
2.4.4 关于pH检测的实验设计 | 第48-49页 |
第三章 基于1,8-萘酰亚胺的二价钯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,结构鉴定及活性检测 | 第49-69页 |
3.1 引言 | 第49页 |
3.2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49-51页 |
3.2.1 仪器 | 第49-50页 |
3.2.2 试剂 | 第50-51页 |
3.3 合成与结果讨论 | 第51-54页 |
3.3.1 化合物1-2的合成 | 第51-53页 |
3.3.2 合成结果与讨论 | 第53-54页 |
3.3.2.1 关于化合物1-2的合成 | 第53页 |
3.3.2.2 关于化合物1-2的结构讨论 | 第53-54页 |
3.4 基于萘酰亚胺的化合物1在二价钯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| 第54-63页 |
3.4.1 化合物1和38的激发发射光谱 | 第54页 |
3.4.2 化合物1对二价钯离子的识别 | 第54-55页 |
3.4.3 化合物1检测二价钯离子中的紫外变化 | 第55-57页 |
3.4.4 化合物1检测二价钯离子中的机理探索 | 第57-59页 |
3.4.4.1 化合物1用于二价钯离子检测的机理的推测 | 第57页 |
3.4.4.2 化合物1用于二价钯离子检测的机理的验证 | 第57-59页 |
3.4.5 化合物1检测钯离子的荧光信号随时间的变化研究 | 第59页 |
3.4.6 化合物1对二价钯离子检测的选择性研究 | 第59-61页 |
3.4.7 化合物1在其他金属离子的存在下检测钯离子的荧光响应 | 第61-62页 |
3.4.8 化合物1检测钯离子的荧光响应随pH的变化研究 | 第62-63页 |
3.5 化合物2在二价钯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| 第63-68页 |
3.5.1 化合物2的激发和射光谱 | 第63页 |
3.5.2 化合物2对二价钯离子的识别 | 第63-64页 |
3.5.3 化合物2检测二价钯离子中的紫外变化 | 第64-65页 |
3.5.4 化合物2对二价钯离子检测的选择性研究 | 第65-66页 |
3.5.5 化合物2检测钯离子的荧光信号随时间的变化研究 | 第66-67页 |
3.5.6 化合物2检测二价钯离子中的机理探索 | 第67-68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四章 基于1,8-萘酰亚胺的亚硫酸(氢)根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,结构鉴定及活性检测 | 第69-98页 |
4.1 引言 | 第69页 |
4.2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69-71页 |
4.2.1 仪器 | 第69-70页 |
4.2.2 试剂 | 第70-71页 |
4.3 合成与结果讨论 | 第71-74页 |
4.3.1 化合物3-5的合成 | 第71-73页 |
4.3.2 合成结果与讨论 | 第73-74页 |
4.3.2.1 关于4-肼基-1,8-萘酰亚胺衍生物3-5的合成 | 第73-74页 |
4.3.2.2 关于化合物3-5的结构讨论 | 第74页 |
4.4 化合物3-5在亚硫酸(氢)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| 第74-97页 |
4.4.1 化合物3-5检测亚硫酸(氢)根中荧光和紫外-可见光谱的变化 | 第74-76页 |
4.4.2 化合物3对亚硫酸(氢)根的荧光识别能力 | 第76-78页 |
4.4.3 化合物3与亚硫酸根结合模式的分子模拟 | 第78-79页 |
4.4.4 化合物3与亚硫酸根结合的质子化学位移变化 | 第79-80页 |
4.4.5 化合物3对亚硫酸根检测的选择性研究 | 第80-82页 |
4.4.6 化合物3在混合离子溶液中检测亚硫酸根的荧光响应 | 第82-83页 |
4.4.7 化合物3对亚硫酸(氢)根离子的荧光响应随pH的变化研究 | 第83-84页 |
4.4.8 化合物3对亚硫酸(氢)根离子的荧光响应随时间的变化研究 | 第84-89页 |
4.4.9 化合物3通过对亚硫酸(氢)根离子的检测指示SO2的释放 | 第89-92页 |
4.4.10 化合物3检测亚硫酸根离子的细胞成像研究 | 第92-94页 |
4.4.10.1 化合物3浓度的选择以及含硫氨基酸干扰的排除 | 第92页 |
4.4.10.2 化合物3与细胞裂解液作用的荧光变化 | 第92-93页 |
4.4.10.3 细胞培养 | 第93页 |
4.4.10.4 化合物3对细胞内亚硫酸根离子的检测 | 第93-94页 |
4.4.11 化合物3与细胞器染色剂共定位的研究 | 第94-96页 |
4.4.11.1 化合物3在溶酶体中的共定位 | 第94-95页 |
4.4.11.2 化合物3在线粒体中的共定位 | 第95-96页 |
4.4.12 共定位实验结果的讨论 | 第96-9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97-98页 |
第五章 基于三苯胺的荧光探针在pH检测中的应用 | 第98-115页 |
5.1 引言 | 第98-99页 |
5.2 仪器与试剂 | 第99页 |
5.2.1 仪器 | 第99页 |
5.2.2 试剂 | 第99页 |
5.3 化合物8的合成 | 第99-100页 |
5.4 化合物6-8的光学性质 | 第100-105页 |
5.4.1 化合物6-8在固态下的荧光图 | 第100页 |
5.4.2 化合物6-8的光谱测定 | 第100-101页 |
5.4.3 化合物6和7在混合溶剂中的荧光变化 | 第101-105页 |
5.5 化合物6-8在pH检测中的应用 | 第105-114页 |
5.5.1 化合物6-8在水,pH2的缓冲溶液中的可视化图 | 第105页 |
5.5.2 化合物6-8对pH变化的荧光响应 | 第105-107页 |
5.5.3 化合物6-8对pH变化的紫外响应 | 第107页 |
5.5.4 化合物6-8对pH循环的紫外及荧光响应 | 第107-110页 |
5.5.5 化合物对pH响应的机理 | 第110页 |
5.5.6 化合物对pH的变化在凝胶上的可视化 | 第110-111页 |
5.5.7 化合物6-8检测细胞pH环境变化的研究 | 第111-114页 |
5.5.7.1 细胞培养 | 第111页 |
5.5.7.2 化合物6对细胞pH环境变化的检测 | 第111-112页 |
5.5.7.3 化合物7对细胞pH环境变化的检测 | 第112-113页 |
5.5.7.4 化合物8对细胞pH环境变化的检测 | 第113-114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114-115页 |
全文总结 | 第115-11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6-136页 |
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36-138页 |
致谢 | 第138-139页 |
附录:化合物表征图谱 | 第139-1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