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国小学生零起点识字教学先识后拼模式研究--以泰国万光彩双语学校为例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1.4 研究现状 | 第11-17页 |
1.4.1 国内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4.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识字教学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第二章 识字教学中拼音先行现存的缺陷 | 第17-21页 |
2.1 拼音和汉字的衔接关系方面 | 第17-19页 |
2.2 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方面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识字教学中先识后拼模式的理论基础 | 第21-25页 |
3.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先识后拼 | 第21-22页 |
3.2 认知学习理论与先识后拼 | 第22-25页 |
第四章 识字教学中先识后拼模式个案分析 | 第25-31页 |
4.1 部编本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先识后拼个案分析 | 第25-26页 |
4.2 《马立平中文教材》中先识后拼模式个案分析 | 第26-29页 |
4.3 《48小时汉语速成》中直音法的个案分析 | 第29-31页 |
第五章 泰国万光彩双语学校先识后拼的教学实验 | 第31-40页 |
5.1 实验目标 | 第31页 |
5.2 实验对象分析 | 第31-32页 |
5.2.1 实验对象年龄分析 | 第31页 |
5.2.2 实验对象汉语水平分析 | 第31-32页 |
5.2.3 实验对象学习动机分析 | 第32页 |
5.3 实验内容 | 第32-33页 |
5.4 实验操作 | 第33-34页 |
5.5 实验说明 | 第34-35页 |
5.6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35-38页 |
5.7 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六章 针对泰国小学生先识后拼的教学反思和建议 | 第40-43页 |
6.1 从学习效果的角度 | 第40-41页 |
6.2 从教材的角度 | 第41页 |
6.3 从教师的角度 | 第41-42页 |
6.4 从学生的角度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谢辞 | 第46-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