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独立电源技术(直接发电)论文--蓄电池论文

储能电池参与电网调频的优化配置及控制策略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1章 绪论第13-27页
    1.1 选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1.2 储能电池参与电网调频的研究现状第15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储能电池参与电网调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问题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区域电网与传统电源的频率特性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面向电网调频的储能电池仿真模型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储能电池参与电网调频的动作时机与深度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储能电池的容量配置及经济性评估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6 储能电池参与电网调频的协调控制方法第21-23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思路第23-25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25-27页
第2章 面向电网调频的储能电池仿真模型第27-39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7页
    2.2 储能电池仿真模型构建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储能电池调频出力特征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满足调频研究需求的仿真模型及参数辨识第29-33页
    2.3 实验及仿真分析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实验设备简介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仿真模型的参数辨识及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仿真模型的简化第36-38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3章 储能电池参与含风电电网调频的容量优化配置第39-59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9页
    3.2 储能电池功率和容量设计的通用方法第39-41页
    3.3 储能电池参与电网调频的技术经济评估模型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物理特性模型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经济评估模型第42-44页
    3.4 面向一次调频的储能电池容量配置第44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储能电池参与一次调频的方法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基于一次调频效果最优的储能电池容量配置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基于经济性最优的储能电池容量配置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仿真分析第48-53页
    3.5 面向二次调频的储能电池容量配置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储能电池参与二次调频的方法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基于二次调频效果最优的储能电池容量配置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基于经济性最优的储能电池容量配置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仿真分析第54-57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7-59页
第4章 储能电池参与一次调频的控制策略研究第59-77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9页
    4.2 一次调频相关概念及评估指标第59-60页
    4.3 含储能电池参与一次调频的区域电网频率特性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虚拟惯性控制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虚拟下垂控制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储能电池的综合控制模式第65页
    4.4 考虑动作时机与深度的控制策略第65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基于时域灵敏度系数分析的动作时机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基于调频评估指标要求的动作深度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控制策略流程第70-71页
    4.5 仿真验证与讨论第71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灵敏度系数分析结果的仿真验证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仿真验证及功率和容量需求分析第72-76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76-77页
第5章 储能电池参与二次调频的控制策略研究第77-91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77页
    5.2 二次调频相关概念及评估指标第77-78页
    5.3 含储能电池参与二次调频的区域电网频率特性第78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基于区域控制误差信号的分配模式第78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基于区域控制需求信号的分配模式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储能电池的综合调节模式第83-84页
    5.4 考虑动作时机与深度的控制策略第84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储能电池的动作时机分析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储能电池的动作深度分析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控制策略流程第86-87页
    5.5 仿真分析第87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仿真条件第8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结果分析第87-89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89-91页
第6章 储能电池参与电网调频的分析与控制软件研发第91-111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91页
    6.2 软件设计与开发第91-9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功能介绍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结构设计第9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模块描述第92-97页
    6.3 软件功能示例第97-10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登陆界面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仿真主界面第9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综合负荷特性界面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储能电池仿真模型界面第99-10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5 电网频率特性界面第104-10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6 容量优化配置界面第106-10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7 储能电池控制策略界面第108-109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109-111页
结论第111-115页
参考文献第115-126页
致谢第126-127页
附录A(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)第127-130页
附录B(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科研工作)第130页

论文共13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
下一篇:废旧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综合绩效评价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