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《铁路法》之反思与重构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4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5-17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7页 |
1.4 研究价值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我国铁路立法综述 | 第19-24页 |
2.1 我国铁路立法进程及其意义 | 第19-20页 |
2.2 铁路立法重构的基本原则 | 第20-24页 |
2.2.1 深化改革原则 | 第20页 |
2.2.2 引入竞争原则 | 第20-21页 |
2.2.3 立法规制原则 | 第21页 |
2.2.4 市场化原则 | 第21-22页 |
2.2.5 政府补贴原则 | 第22页 |
2.2.6 对外开放原则 | 第22-23页 |
2.2.7 法制统一原则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域外铁路法制考察 | 第24-33页 |
3.1 日本铁路法制 | 第24-26页 |
3.1.1 日本铁路法律体系概述 | 第24-25页 |
3.1.2 启示 | 第25-26页 |
3.2 美国铁路法制 | 第26-29页 |
3.2.1 美国铁路法律体系概述 | 第26-27页 |
3.2.2 启示 | 第27-29页 |
3.3 加拿大铁路法制 | 第29-30页 |
3.3.1 加拿大铁路法律体系概述 | 第29-30页 |
3.3.2 启示 | 第30页 |
3.4 英国铁路法制 | 第30-33页 |
3.4.1 英国铁路法概况 | 第31页 |
3.4.2 启示 | 第31-33页 |
第4章 中国铁路法制问题分析 | 第33-42页 |
4.1 建设管理体制方面 | 第33-34页 |
4.1.1 铁路建设管理体制现状 | 第33页 |
4.1.2 铁路建设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4页 |
4.2 投融资体制方面 | 第34-37页 |
4.2.1 铁路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| 第34-35页 |
4.2.2 铁路投融资体制存在的问题 | 第35-37页 |
4.3 公益线路及补贴方面 | 第37-39页 |
4.3.1 铁路公益性服务及补贴政策现状 | 第37-38页 |
4.3.2 公益线路及补贴存在的问题 | 第38-39页 |
4.4 铁路运价改革方面 | 第39-40页 |
4.4.1 铁路运价现状 | 第39页 |
4.4.2 铁路运价存在的问题 | 第39-40页 |
4.5 铁路监管方面 | 第40-42页 |
4.5.1 铁路监管现状 | 第40页 |
4.5.2 铁路监管存在的问题 | 第40-42页 |
第5章 关于完善我国《铁路法》的设想 | 第42-50页 |
5.1 《铁路法》框架修改建议 | 第42-43页 |
5.2 《铁路法》突出问题的修订 | 第43-50页 |
5.2.1 关于铁路建设管理体制的修改建议 | 第43-45页 |
5.2.2 关于铁路投融资的立法建议 | 第45-46页 |
5.2.3 关于公益线路及补贴的完善建议 | 第46-47页 |
5.2.4 关于铁路运价的修改建议 | 第47-48页 |
5.2.5 关于铁路监管的修改建议 | 第48-50页 |
结论 | 第50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9页 |
附录:《铁路法》相关条文修改建议 | 第59-6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