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| 第11-23页 |
1.2.1 基于时间域的碰撞检测算法 | 第12-13页 |
1.2.2 基于空间域的碰撞检测算法 | 第13-23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3-25页 |
第2章 碰撞检测问题的分析与算法的整体框架设计 | 第25-34页 |
2.1 虚拟装配与CAD建模软件装配的对比 | 第25-27页 |
2.2 虚拟环境中碰撞检测的研究思路和策略 | 第27-30页 |
2.2.1 碰撞检测的研究思路 | 第27-28页 |
2.2.2 碰撞检测算法的策略对比分析 | 第28-30页 |
2.3 基于VAS平台的碰撞检测流程分析 | 第30-32页 |
2.3.1 VAS平台的操作流程 | 第30-31页 |
2.3.2 装配仿真过程中的碰撞检测问题阐述 | 第31-32页 |
2.4 碰撞检测算法的整体框架设计 | 第32-3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3章 无碰撞对象的快速剔除方法设计 | 第34-48页 |
3.1 潜在碰撞对象的初步判定 | 第34-37页 |
3.1.1 零部件在空间位置上的内嵌问题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1.2 潜在碰撞对象初步判定方法的选择 | 第35-37页 |
3.2 潜在碰撞对象的二次判定 | 第37-46页 |
3.2.1 RGB颜色理论 | 第37-38页 |
3.2.2 两种半透明颜色叠加算法 | 第38-42页 |
3.2.3 潜在碰撞对象二次判定方法的设计 | 第42-44页 |
3.2.4 潜在碰撞区域方法的设计 | 第44-46页 |
3.3 无碰撞对象快速剔除方法的性能分析 | 第46-4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4章 装配对象在运动约束下的极值求距方法设计 | 第48-68页 |
4.1 像素深度值 | 第48-55页 |
4.1.1 深度值的坐标变换 | 第48-49页 |
4.1.2 测试深度值的可读性 | 第49-51页 |
4.1.3 深度缓存算法 | 第51-55页 |
4.2 潜在碰撞面对序列计算方法的设计 | 第55-58页 |
4.3 横向视角像素点遍历方法的设计 | 第58-67页 |
4.3.1 机械零部件的几何面分析 | 第58-61页 |
4.3.2 涉及线性挤出面投影求距方法的设计 | 第61-63页 |
4.3.3 涉及不规则曲面等其他面类投影求距方法的设计 | 第63-65页 |
4.3.4 像素区域剖分策略 | 第65-67页 |
4.4 装配对象在运动约束下极值求距方法的性能分析 | 第6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5章 碰撞检测算法在VAS系统中的集成应用与案例分析 | 第68-81页 |
5.1 虚拟装配平台VAS中碰撞检测算法的完善 | 第68-71页 |
5.1.1 旋转位姿调整时的碰撞检测问题 | 第68-69页 |
5.1.2 旋转位姿时碰撞检测方法的设计 | 第69-71页 |
5.2 碰撞检测算法在VAS系统中的实现 | 第71-76页 |
5.2.1 DVSCO算法的应用环境VAS | 第71-72页 |
5.2.2 正向视角和横向视角的设计与分析 | 第72-73页 |
5.2.3 算法测试与分析 | 第73-76页 |
5.3 基于具体装配体的工程应用案例分析 | 第76-8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| 第87-88页 |
致谢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