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1 现实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2 理论意义 | 第13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6页 |
1.3.1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3-15页 |
1.3.2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纳税评估基础理论 | 第18-24页 |
2.1 纳税评估概述 | 第18-19页 |
2.1.1 纳税评估的定义 | 第18-19页 |
2.1.2 纳税评估的法律依据 | 第19页 |
2.2 纳税评估的职能定位 | 第19-21页 |
2.2.1 税收征管中纳税评估的职能定位 | 第19-20页 |
2.2.2 税收风险管理中纳税评估的定位 | 第20-21页 |
2.3 纳税评估的意义 | 第21页 |
2.4 纳税评估理论依据 | 第21-24页 |
2.4.1 税收遵从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4.2 风险管理理论 | 第22页 |
2.4.3 流程再造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4.4 权变理论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纳税评估发展历程及主要问题分析 | 第24-38页 |
3.1 国内纳税评估工作发展现状 | 第24-25页 |
3.2 天津市地方税务局纳税评估基本情况 | 第25-28页 |
3.2.1 天津市地方税务局纳税评估工作发展历程 | 第25-26页 |
3.2.2 纳税评估历年评估项目及完成情况 | 第26页 |
3.2.3 纳税评估工作模式案例 | 第26-28页 |
3.3 天津市地方税务局纳税评估问题分析 | 第28-38页 |
3.3.1 基层税务机关职能定位不准确 | 第28-29页 |
3.3.2 纳税评估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| 第29-30页 |
3.3.3 纳税评估系统功能不完善 | 第30-32页 |
3.3.4 第三方数据应用水平不高 | 第32-33页 |
3.3.5 纳税评估机构设置不合理 | 第33-34页 |
3.3.6 评估职能没有完全发挥 | 第34-36页 |
3.3.7 监督考核制度不完善 | 第36-37页 |
3.3.8 评估缺乏法律依据,评估执行难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先进国家与地区经验借鉴 | 第38-42页 |
4.1 美国纳税评估制度 | 第38页 |
4.2 德国纳税评估制度 | 第38-39页 |
4.3 日本纳税评估制度 | 第39-40页 |
4.4 香港纳税评估制度 | 第40-41页 |
4.5 经验借鉴与启示 | 第41-42页 |
第5章 优化地方税务局纳税评估建议 | 第42-50页 |
5.1 优化基层税务机关的职能定位 | 第42-44页 |
5.1.1 优化基层税务机关的职能 | 第42-43页 |
5.1.2 理顺纳税评估与征管、稽查、大企业管理的关系 | 第43页 |
5.1.3 设置专业的评估机构 | 第43-44页 |
5.2 搭建适应新形势的纳税评估系统,提高评估效率 | 第44-45页 |
5.2.1 完善纳税评估工作平台 | 第44-45页 |
5.2.2 创新推广通用评估方法 | 第45页 |
5.3 采用科学技术手段,降低税收风险 | 第45-47页 |
5.3.1 加强第三方数据的采集 | 第45-46页 |
5.3.2 运用大数据技术与理念 | 第46-47页 |
5.4 加强纳税评估队伍建设,提高专业水平 | 第47-48页 |
5.4.1 加强纳税评估人才培养 | 第47页 |
5.4.2 完善考核机制 | 第47-48页 |
5.5 整合资源,提升服务功能 | 第48-50页 |
5.5.1 国地税联合评估与委托评估 | 第48-49页 |
5.5.2 借助外力开展纳税评估 | 第49-50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0-52页 |
6.1 结论 | 第50页 |
6.2 创新与不足 | 第50-51页 |
6.3 展望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