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--第Ⅳ族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--硅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

有机—无机杂化氧化硅的功能化及其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有机-无机杂化二氧化硅的官能化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官能化的有机-无机杂化二氧化硅材料的惰性化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有机-无机杂化二氧化硅材料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第14-15页
    1.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课题来源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主要研究内容第15-18页
第2章 C_(18)键合的杂化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其惰性化第18-46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8页
    2.2 共缩聚法制备C_(18)键合的有机-无机杂化氧化硅微球及其惰性化第1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部分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结果与讨论第21-31页
    2.3 后接枝法制备C_(18)键合的有机-无机杂化氧化硅微球及其惰性化第31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实验部分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结果与讨论第34-44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44-46页
第3章 C_(18)键合的杂化氧化硅微球的色谱性能表征第46-62页
    3.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试剂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实验仪器第46页
    3.2 色谱柱的装填第46-47页
    3.3 共缩聚法制备的氧化硅微球的色谱性能表征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色谱柱分离性能测试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色谱柱碱性稳定性测试第48-49页
    3.4 后接枝法制备的氧化硅微球的色谱性能表征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色谱柱分离性能测试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色谱柱化学稳定性测试第49-50页
    3.5 结果与讨论第50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共缩聚法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后接枝法第55-61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结论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7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0-72页
致谢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玻璃尖角磨削过渡轨迹规划方法研究
下一篇:三元层状M2AlC陶瓷冲刷行为与高温氧化烧蚀性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