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4页 |
1.1 沸石分子筛传统合成路线 | 第10-11页 |
1.2 沸石分子筛绿色合成路线 | 第11-21页 |
1.2.1 沸石分子筛合成原料绿色化 | 第11-15页 |
1.2.2 沸石分子筛合成路径绿色化 | 第15-19页 |
1.2.3 沸石分子筛合成溶剂绿色化 | 第19-21页 |
1.3 沸石分子筛应用研究 | 第21-23页 |
1.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实验部分 | 第24-29页 |
2.1 实验药品与仪器 | 第24页 |
2.2 结构分析与表征方法 | 第24-26页 |
2.2.1 X射线粉末衍射(XRD)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2.2 N2吸-脱附分析 | 第25页 |
2.2.3 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(SEM)分析 | 第25页 |
2.2.4 X射线荧光光谱(XRF)分析 | 第25页 |
2.2.5 程序升温脱附(NH3-TPD)分析 | 第25页 |
2.2.6 红外光谱(FT-IR)分析 | 第25页 |
2.2.7 紫外-可见(UV-Vis)光谱分析 | 第25页 |
2.2.8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分析 | 第25-26页 |
2.3 材料的制备与评价 | 第26-29页 |
2.3.1 天然矿物活化 | 第26页 |
2.3.2 ZSM-5 分子筛的绿色合成 | 第26-27页 |
2.3.3 催化裂解评价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天然矿物原料的活化 | 第29-39页 |
3.1 硅藻土低温液相碱溶活化 | 第29-34页 |
3.1.1 氢氧化钠浓度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3.1.2 反应温度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3.1.3 反应时间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3.1.4 硅藻土活化产物及不溶物组成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2 高岭土低温固相碱熔活化 | 第34-38页 |
3.2.1 高岭土/氢氧化钠质量配比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3.2.2 反应温度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3.2.3 反应时间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3.2.4 高岭土活化产物组成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3 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天然矿物无胺法绿色合成ZSM-5 分子筛 | 第39-66页 |
4.1 同质晶种法绿色合成ZSM-5 分子筛 | 第39-49页 |
4.1.1 晶化温度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4.1.2 晶化时间的影响 | 第40-43页 |
4.1.3 合成体系pH值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4.1.4 晶种添加量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4.1.5 高岭土/硅藻土质量配比的影响 | 第46-49页 |
4.2 异质晶种法绿色合成ZSM-5 分子筛 | 第49-54页 |
4.2.1 晶化时间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4.2.2 合成体系pH值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4.2.3 晶种添加量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4.2.4 晶化温度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4.3 直接法绿色合成ZSM-5 分子筛 | 第54-59页 |
4.3.1 晶化时间的影响 | 第54-56页 |
4.3.2 合成体系pH值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4.3.3 晶化温度的影响 | 第57页 |
4.3.4 相图 | 第57-59页 |
4.4 最适条件下样品的N2吸-脱附表征 | 第59-60页 |
4.5 最适条件下样品的SEM表征 | 第60-62页 |
4.6 ZSM-5 分子筛合成机理探究 | 第62-64页 |
4.7 小结 | 第64-66页 |
第五章 Fe-ZSM-5 分子筛的表征及催化性能评价 | 第66-76页 |
5.1 ZSM-5 分子筛中金属杂原子Fe存在形态 | 第66-71页 |
5.1.1 XRF分析 | 第66-67页 |
5.1.2 UV-Vis分析 | 第67-68页 |
5.1.3 FT-IR分析 | 第68-69页 |
5.1.4 XPS分析 | 第69-71页 |
5.2 合成ZSM-5 分子筛催化裂解性能评价 | 第71-75页 |
5.2.1 合成ZSM-5 分子筛酸性质分析 | 第71-72页 |
5.2.2 合成ZSM-5 催化剂水热稳定性分析 | 第72-73页 |
5.2.3 ZSM-5 分子筛催化裂解性能评价 | 第73-75页 |
5.3 小结 | 第75-76页 |
结论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87-88页 |
致谢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