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钟平的生态小说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绪论 | 第8-14页 |
一、钟平及其生态文化情怀 | 第8-9页 |
二、钟平生态文学创作 | 第9-12页 |
三、钟平生态小说的研究价值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自然生态与敬畏观 | 第14-22页 |
一、歌颂自然的神奇、美丽 | 第14-17页 |
(一) 叙写乡村世界的清新、朴质 | 第15页 |
(二) 描绘大自然的优美、和谐 | 第15-16页 |
(三)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| 第16-17页 |
二、表现自然生态的失衡 | 第17-19页 |
(一) 人类对自然的大肆掠夺与占有 | 第17-18页 |
(二) 被破坏的家园 | 第18页 |
(三) 被损害的人类 | 第18-19页 |
三、重拾对自然的敬畏 | 第19-22页 |
(一) 以大自然的无声反抗警醒世人 | 第19-20页 |
(二) 借助宗教思想教化世人 | 第20-21页 |
(三) 重拾绿色唤醒生态责任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社会生态与和谐观 | 第22-31页 |
一、淳朴、和谐的人情 | 第22-25页 |
(一) 亲情 | 第22-23页 |
(二) 友情 | 第23-24页 |
(三) 爱情 | 第24-25页 |
二、浓郁的陕北文化风俗 | 第25-28页 |
(一) 岁时节日民俗 | 第25-26页 |
(二) 待客习俗 | 第26-27页 |
(三) 丧葬民俗 | 第27-28页 |
三、社会生态和谐的现代化探索 | 第28-31页 |
(一) 揭示环境污染的社会原因 | 第28-29页 |
(二) 探索和谐的生态建设路径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精神生态与家园呼唤 | 第31-41页 |
一、精神困境的忧虑 | 第31-34页 |
(一) 价值观的颠覆 | 第31-33页 |
(二) 道德的功利化 | 第33-34页 |
(三) 信仰的功利化 | 第34页 |
二、“生态人”形象的塑造 | 第34-38页 |
(一) 生态保护的民间力量 | 第35-36页 |
(二) 生态家园的建设者 | 第36-37页 |
(三) 生态保护的宣传者 | 第37-38页 |
三、家园的呼唤 | 第38-41页 |
(一) 家园情怀 | 第38-39页 |
(二) 回归家园 | 第39-40页 |
(三) 重建家园 | 第40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44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