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面向目标识别的多特征融合研究与实现

致谢第5-6页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1 引言第11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1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目标识别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特征融合研究现状第13-17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本文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章节安排第18-19页
2 传统特征间融合第19-32页
    2.1 采用的传统特征算法原理第19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颜色直方图原理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LBP算法原理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HOG算法原理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GABOR算法原理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基于稠密SIFT的BOW算法原理第25-28页
    2.2 传统特征融合第28-29页
    2.3 传统特征融合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0-32页
3 传统特征直接与深度学习特征融合第32-41页
    3.1 深度学习理论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深度学习的发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卷积神经网络原理第33-36页
    3.2 采用的特征简介第36-37页
    3.3 传统特征直接和CNN特征融合第37-39页
    3.4 传统特征直接和CNN特征融合结果第39-40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4 传统特征间接与深度学习特征融合第41-52页
    4.1 融合方法概述第41-42页
    4.2 LBP特征与CNN特征融合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LBP特征编码后与CNN特征融合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LBP特征与CNN卷积层特征融合第44-45页
    4.3 CANNY特征与CNN特征融合第45-46页
    4.4 GABOR特征与CNN特征融合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GABOR特征编码后与CNN特征融合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GABOR特征与CNN卷积层特征融合第48页
    4.5 稠密SIFT特征与CNN特征融合第48-49页
    4.6 实验结果第49-50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50-52页
5 安卓平台实现第52-60页
    5.1 安卓平台相关技术介绍第52-54页
    5.2 景点数据库建立第54页
    5.3 对基于稠密SIFT的SPM算法的改进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SLIC算法原理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基于稠密SIFT的SPM算法原理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基于稠密SIFT的SPM算法的改进方法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基于稠密SIFT的SPM算法的改进结果第58-59页
    5.4 安卓平台实现效果第59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6 结论与展望第60-62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0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0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5页
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/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5-67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本体和邻居信息的知识图谱查询算法研究
下一篇:基于迁移学习的铁路异物检测算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