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10-16页 |
一、本文研究的背景 | 第10-11页 |
二、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三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6-26页 |
第一节 环保产业的基本概念 | 第16-21页 |
一、中国关于环保产业概念的界定 | 第16页 |
二、欧盟关于环保产业概念的界定 | 第16-18页 |
三、环保产业的分类和特点 | 第18-21页 |
第二节 相关理论概述 | 第21-24页 |
一、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| 第21-22页 |
二、环保产业的三维理论模型 | 第22-23页 |
三、区域产业合作理论 | 第23页 |
四、合作与非合作博弈理论 | 第23-24页 |
五、钻石理论 | 第2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中国与欧盟环保产业合作现状 | 第26-39页 |
第一节 中国与欧盟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| 第26-31页 |
一、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| 第26-30页 |
二、欧盟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| 第30-31页 |
第二节 中国政府与欧盟环保产业合作的现状 | 第31-38页 |
一、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与欧盟国际交流项目 | 第31-32页 |
二、中国与欧盟成员国的环保产业合作 | 第32-36页 |
三、中国与欧盟及其成员国环保产业合作的相关项目 | 第36-3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三章 中国与欧盟环保产业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9-43页 |
第一节 中国与欧盟环保产业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9-41页 |
一、产业合作不充分 | 第39页 |
二、产业合作层次低 | 第39页 |
三、产业合作链条短 | 第39-41页 |
第二节 问题产生的原因 | 第41-42页 |
一、贸易摩擦会对环保产业发展产生双重影响 | 第41页 |
二、产业合作中合作性与竞争性并存 | 第41页 |
三、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| 第41-42页 |
四、企业技术力量不足 | 第42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深化中国与欧盟环保产业合作探讨 | 第43-63页 |
第一节 中国与欧盟深化环保产业合作的必要性 | 第43-46页 |
一、世界环保趋势发展的要求 | 第43页 |
二、应对环境壁垒的要求 | 第43-45页 |
三、双方经济形势的共同要求 | 第45页 |
四、《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》的要求 | 第45-46页 |
第二节 政府环境政策与贸易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| 第46-50页 |
一、环境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| 第46-48页 |
二、贸易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| 第48-50页 |
第三节 中国与欧盟环保产业合作的利益博弈分析 | 第50-52页 |
一、囚徒困境博弈 | 第50-51页 |
二、合作博弈 | 第51-52页 |
三、结论 | 第52页 |
第四节 基于钻石模型分析比较中国与欧盟环保产业国际竞争力 | 第52-58页 |
一、生产要素 | 第52-54页 |
二、需求条件分析 | 第54-55页 |
三、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| 第55-56页 |
四、企业的战略结构分析 | 第56-57页 |
五、机遇分析 | 第57页 |
六、政府行为分析 | 第57-58页 |
七、结论 | 第58页 |
第五节 深化中国与欧盟环保产业合作的路径与模式 | 第58-60页 |
一、产业合作的路径与模式借鉴 | 第58页 |
二、中欧环保产业合作的路径与模式研究 | 第58-60页 |
第六节 中国与欧盟环保产业合作的预期效应分析 | 第60-62页 |
一、技术外溢效应分析 | 第60-61页 |
二、规模经济效应分析 | 第61-62页 |
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五章 中国与欧盟环保产业合作对策分析 | 第63-68页 |
第一节 加强中国与欧盟环保产业合作的新领域 | 第63-64页 |
一、环保服务业合作将大大加强 | 第63页 |
二、企业间的合作加强 | 第63页 |
三、新方向:“互联网+” | 第63-64页 |
第二节 加强中国与欧盟环保产业合作的对策分析 | 第64-67页 |
一、政府方面 | 第64-66页 |
二、企业方面 | 第66页 |
三、产业园区方面 | 第66-6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结语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3页 |
致谢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