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2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引言 | 第10-13页 |
| 第一部分 社区老年人群跌倒现况调查 | 第13-31页 |
| 1.研究对象与方法 | 第13-19页 |
| 1.1 研究对象 | 第13-15页 |
| 1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8页 |
| 1.3 质量控制 | 第18页 |
| 1.4 诊断标准 | 第18-19页 |
| 1.5 危险因素判断标准 | 第19页 |
| 1.6 建立数据库 | 第19页 |
| 1.7 统计学处理 | 第19页 |
| 2.结果 | 第19-27页 |
| 2.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| 第19-20页 |
| 2.2 研究对象慢性病患病情况 | 第20-21页 |
| 2.3 研究对象体检及功能评估的基线数据 | 第21-22页 |
| 2.4 研究对象跌倒情况 | 第22页 |
| 2.5 跌倒组与非跌倒组研究对象体检及功能评估指标的比较 | 第22-23页 |
| 2.6 跌倒组与非跌倒组研究对象生活方式及慢性病情况的比较 | 第23-25页 |
| 2.7 老年人群跌倒与不同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| 第25-27页 |
| 3.讨论 | 第27-30页 |
| 4.本研究的局限性 | 第30页 |
| 结论 | 第30-31页 |
| 第二部分 康复干预对老年人跌倒的临床研究 | 第31-39页 |
| 1. 研究对象与方法 | 第31-34页 |
| 1.1 研究设计 | 第31页 |
| 1.2 研究对象 | 第31-32页 |
| 1.3 随机分组 | 第32页 |
| 1.4 研究流程 | 第32-33页 |
| 1.5 干预措施 | 第33页 |
| 1.6 评估方法(同前一部分) | 第33页 |
| 1.7 统计学分析 | 第33-34页 |
| 2. 结果 | 第34-36页 |
| 2.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| 第34页 |
| 2.2 不同干预措施对新发跌倒的影响 | 第34页 |
| 2.3 不同干预措施对老年人运动功能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| 2.4 不同干预措施对老年人步态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| 2.5 不同干预措施对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| 第36页 |
| 3. 讨论 | 第36-38页 |
| 结论 | 第38-39页 |
| 第三部分 STRATIFY、Hendrich II跌倒风险模型以及Morse跌倒评估量表对跌倒风险的对比评估 | 第39-48页 |
| 1. 临床资料 | 第39-42页 |
| 1.1 研究对象 | 第39-40页 |
| 1.2 研究方法 | 第40-42页 |
| 2. 结果 | 第42-45页 |
| 2.1 患者的基线资料及其他资料 | 第42-44页 |
| 2.2 量表评分 | 第44页 |
| 2.3 量表信度效度的比较 | 第44页 |
| 2.4 三个量表的相关性分析 | 第44-45页 |
| 3. 讨论 | 第45-47页 |
| 结论 | 第47-48页 |
| 结论 | 第48-4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9-55页 |
| 综述 | 第55-77页 |
| 综述参考文献 | 第69-77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7-78页 |
| 附录 | 第78-81页 |
| 致谢 | 第81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