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9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2页 |
1 引言 | 第13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2.1 矿产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的概念 | 第14-15页 |
1.2.2 国外学者对矿产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1.2.3 国内学者对矿产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的研究 | 第16页 |
1.2.4 国内学者对泰山玉石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的主要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3.1 文献整理研究法 | 第18页 |
1.3.2 实地调查法 | 第18页 |
1.3.3 历史的逻辑分析法 | 第18页 |
1.3.4 SWOT分析法 | 第18页 |
1.4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5 创新与不足 | 第19-20页 |
1.5.1 创新之处 | 第19页 |
1.5.2 本文不足之处 | 第19-20页 |
2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| 第20-25页 |
2.1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20-21页 |
2.1.1 矿产资源 | 第20页 |
2.1.2 矿产资源保护 | 第20页 |
2.1.3 矿产资源开发 | 第20页 |
2.1.4 产业概念 | 第20-21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21-25页 |
2.2.1 产业发展理论 | 第21页 |
2.2.2 资源经济与环境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2.3 产权理论 | 第22页 |
2.2.4 文化产业发展理论 | 第22-24页 |
2.2.5 市场经济理论 | 第24-25页 |
3 泰山玉石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现状分析 | 第25-33页 |
3.1 泰山玉石资源现状 | 第25-26页 |
3.1.1 泰山玉概念 | 第25页 |
3.1.2 泰山玉分类 | 第25页 |
3.1.3 泰山玉与其他玉种比较 | 第25-26页 |
3.2 泰山玉矿概况 | 第26-27页 |
3.2.1 地理位置 | 第26-27页 |
3.2.2 成因模式 | 第27页 |
3.2.3 储量规模 | 第27页 |
3.3 泰山玉石资源保护现状 | 第27-30页 |
3.4 泰山玉石资源产业开发现状 | 第30-33页 |
4 泰山玉石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分析 | 第33-39页 |
4.1 泰山玉石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5页 |
4.1.1 整体保护的难度增大 | 第33页 |
4.1.2 非法违规采矿现象时有发生 | 第33-34页 |
4.1.3 开采利用率低 | 第34页 |
4.1.4 假冒伪劣现象严重 | 第34-35页 |
4.1.5 过度开采破坏性极大 | 第35页 |
4.1.6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| 第35页 |
4.2 泰山玉石产业开发存在的问题 | 第35-39页 |
4.2.1 市场认可度不高 | 第35-36页 |
4.2.2 技术人才匮乏 | 第36-37页 |
4.2.3 文化宣传不到位 | 第37页 |
4.2.4 营销水平低 | 第37页 |
4.2.5 产业竞争力不强 | 第37-38页 |
4.2.6 政府扶持力度不高 | 第38-39页 |
5 泰山玉石资源产业发展SWOT分析 | 第39-42页 |
5.1 SWOT分析法概念 | 第39页 |
5.2 泰山玉石资源产业发展SW | 第39-40页 |
5.2.1 竞争优势分析 | 第39-40页 |
5.2.2 竞争劣势分析 | 第40页 |
5.3 泰山玉石资源产业发展OT | 第40-42页 |
5.3.1 产业机遇分析 | 第40-41页 |
5.3.2 产业挑战分析 | 第41-42页 |
6 泰山玉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对策分析 | 第42-51页 |
6.1 泰山玉石资源保护的对策 | 第42-44页 |
6.1.1 统一规划开采,实现资源的有效储备和源头控管 | 第42页 |
6.1.2 严厉整治泰山玉石乱挖乱采现象 | 第42-43页 |
6.1.3 打造独具特色的矿山地质公园 | 第43页 |
6.1.4 健全完善泰山玉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| 第43-44页 |
6.2 泰山玉石产业开发的对策 | 第44-51页 |
6.2.1 加强政府主导,搞好顶层设计 | 第44-46页 |
6.2.2 加强行业指导,提升泰山玉知名度 | 第46-47页 |
6.2.3 加强市场化运作,建设全国性产业基地 | 第47-49页 |
6.2.4 加强品牌创建,加大泰山玉文化宣传和营销 | 第49-51页 |
7 结论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