燃煤烟气中砷的存在形式及其在分子筛中的吸附规律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符号说明 | 第8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1.2 砷控制技术及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 脱砷吸附剂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3.1 飞灰 | 第14页 |
1.3.2 活性炭 | 第14-15页 |
1.3.3 金属氧化物 | 第15页 |
1.3.4 分子筛 | 第15-16页 |
1.4 本文研究目的、内容及意义 | 第16-19页 |
2 实验系统及模拟方法 | 第19-30页 |
2.1 吸附剂制备 | 第19-21页 |
2.1.1 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| 第19-20页 |
2.1.2 化学试剂与仪器 | 第20-21页 |
2.2 砷吸附剂性能测试系统 | 第21-24页 |
2.3 吸附剂表征手段 | 第24-25页 |
2.3.1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 | 第24页 |
2.3.2 X射线晶体衍射(XRD) | 第24-25页 |
2.3.3 吸附剂比表面积测试(BET) | 第25页 |
2.3.4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(HR-TEM) | 第25页 |
2.4 理论计算方法 | 第25-30页 |
2.4.1 吸附理论 | 第25-27页 |
2.4.2 计算方法 | 第27-30页 |
3 砷在烟气中的形态的密度泛函分析 | 第30-40页 |
3.1 引言 | 第30页 |
3.2 计算方法 | 第30-31页 |
3.3 烟气中不同阶段的砷的存在形态及能量 | 第31-35页 |
3.4 含水条件下的砷的转化 | 第35-37页 |
3.5 含氧条件下的砷的转化 | 第37-39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4 分子筛吸附砷规律研究 | 第40-56页 |
4.1 引言 | 第40页 |
4.2 计算方法及实验 | 第40-42页 |
4.3 物理结构对分子筛吸附砷的影响 | 第42-45页 |
4.4 硅铝比对分子筛吸附砷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4.5 掺杂金属对分子筛吸附砷的影响 | 第47-52页 |
4.6 烟气组分对分子筛吸附砷的影响 | 第52-54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5 全文工作总结及展望 | 第56-58页 |
5.1 全文总结 | 第56页 |
5.2 主要创新 | 第56-57页 |
5.3 未来工作展望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5页 |
附录 | 第65页 |
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