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0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8页 |
1.1 P2P网络概述 | 第14-17页 |
1.1.1 P2P网络定义 | 第14-15页 |
1.1.2 P2P系统分类 | 第15-16页 |
1.1.3 P2P的发展历史 | 第16-17页 |
1.2 结构化P2P网络 | 第17-23页 |
1.2.1 结构化P2P网络的基本原理 | 第17-19页 |
1.2.2 结构化P2P网络的主要应用 | 第19-21页 |
1.2.3 结构化P2P应用面临的挑战 | 第21-22页 |
1.2.4 结构化P2P网络中负载均衡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| 第22-23页 |
1.3 本文主要工作 | 第23-25页 |
1.4 论文结构 | 第25-28页 |
第二章 相关研究 | 第28-42页 |
2.1 典型的结构化P2P网络 | 第28-33页 |
2.1.1 Chord | 第28-30页 |
2.1.2 Tapestry | 第30-31页 |
2.1.3 CAN | 第31页 |
2.1.4 Koorde | 第31-32页 |
2.1.5 FissionE | 第32页 |
2.1.6 Kelips | 第32页 |
2.1.7 典型的结构化P2P网络比较 | 第32-33页 |
2.2 结构化P2P网络中的负载均衡问题研究现状 | 第33-42页 |
2.2.1 负载不平衡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| 第33-35页 |
2.2.2 实现系统负载均衡采用的主要方法 | 第35-40页 |
2.2.3 负载均衡的目标 | 第40-41页 |
2.2.4 结构化P2P网络中负载均衡问题研究的总结 | 第41-42页 |
第三章 结构化P2P网络中复制/缓存技术在负载均衡研究中的应用分析 | 第42-60页 |
3.1 引言 | 第43-45页 |
3.2 相关定义 | 第45-46页 |
3.3 副本位置分析 | 第46-52页 |
3.3.1 副本位置对命中概率的影响 | 第46-51页 |
3.3.2 不同位置副本收益分析 | 第51-52页 |
3.4 副本数量分析 | 第52-53页 |
3.5 副本管理分析 | 第53-56页 |
3.5.1 副本创建分析 | 第53-54页 |
3.5.2 副本维护分析 | 第54页 |
3.5.3 查询调度分析 | 第54-56页 |
3.6 实验验证 | 第56-57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57-60页 |
第四章 基于查询反馈的负载均衡方法 | 第60-74页 |
4.1 引言 | 第60-62页 |
4.2 QFMA算法 | 第62-66页 |
4.2.1 定义和说明 | 第62-63页 |
4.2.2 节点状态管理算法 | 第63-64页 |
4.2.3 路由算法 | 第64-66页 |
4.2.4 动态节点算法 | 第66页 |
4.3 算法分析 | 第66-68页 |
4.3.1 路由算法分析 | 第66-67页 |
4.3.2 节点负载分析 | 第67-68页 |
4.3.3 路由路径长度分析 | 第68页 |
4.4 仿真实验 | 第68-72页 |
4.4.1“热点”状态命中情况 | 第69-70页 |
4.4.2 节点负载 | 第70-71页 |
4.4.3 平均路由长度 | 第71-7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第五章 基于临近节点复制的负载均衡算法 | 第74-100页 |
5.1 引言 | 第74-77页 |
5.1.1 拓扑感知 | 第75-76页 |
5.1.2 拓扑感知的路由 | 第76页 |
5.1.3 减少跨域路由和数据传输 | 第76页 |
5.1.4 拓扑感知的负载均衡 | 第76-77页 |
5.2 PB-Chord算法 | 第77-91页 |
5.2.1 临近节点聚簇 | 第77-81页 |
5.2.2 热门数据的复制 | 第81-83页 |
5.2.3 簇的维护 | 第83-86页 |
5.2.4 数据对象定位方法 | 第86-90页 |
5.2.5 更多考虑 | 第90-91页 |
5.3 算法分析 | 第91-94页 |
5.3.1 簇视图正确性 | 第91页 |
5.3.2 路由分析 | 第91-93页 |
5.3.3 负载分析 | 第93-94页 |
5.4 仿真实验 | 第94-98页 |
5.4.1 PB-Chord路由效率 | 第94-96页 |
5.4.2 PB-Chord网络中节点的负载状态 | 第96-98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98-100页 |
第六章 结构化P2P网络全局状态获取方法 | 第100-118页 |
6.1 引言 | 第100-102页 |
6.2 Hermes算法 | 第102-109页 |
6.2.1 模型和定义 | 第102-103页 |
6.2.2 Push & Pull模式的Gossip算法 | 第103-104页 |
6.2.3 基于Gossip的节点状态传播算法 | 第104-105页 |
6.2.4 全局视图压缩方法 | 第105-106页 |
6.2.5 节点动态性的处理 | 第106-108页 |
6.2.6 改进的状态传播算法 | 第108-109页 |
6.3 算法分析 | 第109-111页 |
6.3.1 正确性分析 | 第109-110页 |
6.3.2 存储开销分析 | 第110-111页 |
6.3.3 计算开销分析 | 第111页 |
6.4 仿真实验 | 第111-116页 |
6.4.1 预备实验 | 第112-114页 |
6.4.2 综合实验 | 第114-116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116-118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18-122页 |
致谢 | 第122-12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4-140页 |
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140-141页 |
攻读博士期间参见的主要科研工作 | 第1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