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药学论文--中药药理学论文--中药实验药理论文

pBD2在昆明小鼠体内抗大肠杆菌感染的效果分析

摘要第6-7页
英文缩略词表第7-8页
1.文献综述第8-19页
    1.1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第8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抗菌肽的作用机理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抗菌肽的应用前景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猪源抗菌肽的分类及研究进展第10-13页
    1.2 防御素的研究进展第13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防御素的分类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防御素抗菌的机理及活性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防御素的应用前景第17-19页
2.引言第19-20页
3.猪β防御素-2在昆明小鼠体内抗感染作用的初步研究第20-42页
    3.1 试验材料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菌株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主要试剂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主要试剂配制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试验动物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2-23页
    3.2 试验方法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重组pBD2的诱导与纯化鉴定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1 重组pBD2的诱导表达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2 重组蛋白的提取纯化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3 蛋白浓度测定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4 SDS-PAGE分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5 pBD2的冻干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测试大肠杆菌25922的感染剂量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pBD2小鼠体内抗感染效果的初探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1 分组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2 动物试验流程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3 各器官病理切片的操作第25-26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分析第26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重组目的蛋白诱导表达与纯化鉴定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1 重组蛋白诱导表达的SDS-PAGE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2 重组纯化蛋白的SDS-PAGE分析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大肠杆菌ATCC 25922 的最适感染剂量的确定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pBD2小鼠体内抗感染效果第30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1 试验前后体重的变化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2 试验后各组主要器官重量的对比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3 典型血常规指标的变化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4 试验后各组主要器官重量的对比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各器官病理切片结果第36-41页
    3.4 讨论与结论第41-42页
4. 全文总结第42页
参考文献第42-47页
英文摘要第47-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槟榔碱对大鼠肝脏CYP2E1及肝肾转运体表达的影响
下一篇:酰亚胺修饰的黄酮类化合物WYX72抑制肝癌的作用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