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社会与环境论文--环境与发展论文

旅游产业与城市生态文明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--以乌鲁木齐市为例

摘要第2-4页
Abstract第4-6页
一、绪论第10-14页
    (一)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(二)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研究目的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(三)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研究内容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(四)技术路线第13-14页
二、相关理论概念及文献综述第14-27页
    (一)理论基础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生态经济学理论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3、系统耦合理论第15-16页
    (二)概念界定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生态文明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城市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城市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、耦合与协调度概念第20-21页
    (三)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1-2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城市(镇)化与旅游产业的关系研究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城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、生态文明与旅游发展方式研究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4、生态文明理论与区域旅游发展应用研究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5、文献研究述评第25-27页
三、旅游产业与城市生态文明耦合协调关系内在机理分析第27-36页
    (一)旅游与城市经济耦合协调第27-29页
    (二)旅游与城市文化耦合协调第29-30页
    (三)旅游与城市社会耦合协调第30-32页
    (四)旅游与城市生态耦合协调第32-36页
四、乌鲁木齐市旅游产业与城市生态文明现状分析第36-47页
    (一)乌鲁木齐市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发展现状分析第36-43页
        1、乌鲁木齐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、乌鲁木齐市旅游产业评价第37-43页
    (二)乌鲁木齐市生态文明发展现状分析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乌鲁木齐市生态文明发展概况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、乌鲁木齐市生态文明评价第44-47页
五、乌鲁木齐市旅游产业与城市生态文明耦合协调实证研究第47-61页
    (一)旅游产业与城市生态文明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协调度模型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、耦合协调度模型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、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第48-49页
    (二)数据及指标体系的建立第49-55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数据来源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、指标体系的建立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、指标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处理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、权重的确立第52-55页
    (三)实证研究结果分析第55-6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乌鲁木齐市旅游产业系统与城市生态文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2、乌鲁木齐市旅游产业系统与城市生态文明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3、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发展类型评价第59-61页
六、乌鲁木齐市旅游产业与城市生态文明发展建议第61-64页
    (一)旅游产业生态化、低碳化发展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引导旅游发展,促进产业升级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推动旅游信息化第61页
    (二)以创新为动力,发展循环经济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1、以创新为动力,促进经济发展活力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2、保持经济适度健康发展第62页
    (三)注重生态环境保护,提高市民生态文明意识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把生态旅游与绿色经济相结合,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,切实践行低碳生产、生活第62页
    (四)明确城市发展方向,构建和谐城市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明确城市发展方向,构建生态文明的和谐城市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积极构建城市发展体系,促进各方面事业可持续发展第62-64页
七、结论第64-67页
    (一)主要研究结论第64页
    (二)主要创新点第64-65页
    (三)研究局限与展望第65-67页
注释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3页
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项目第73-74页
致谢第74-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钹型开槽式阀压电泵的理论与试验研究
下一篇:麦胚蛋白的亚临界水萃取、抗氧化肽制备及吸收转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