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8页 |
一、缘起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3-23页 |
三、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| 第23-26页 |
注释 | 第26-28页 |
第二章 俄侨美术在黑龙江的兴起(1898~1917) | 第28-67页 |
一、1898 年以前的情况 | 第28-33页 |
(一)朝贡美术工艺品 | 第29-30页 |
(二)民间美术工艺品 | 第30-31页 |
(三)外来美术工艺品 | 第31-33页 |
二、俄国侨民进入黑龙江的社会背景(1898~1917) | 第33-41页 |
三、俄侨美术在黑龙江地区的传播(1900~1917) | 第41-64页 |
(一)教堂与教堂壁画的兴起 | 第41-51页 |
(二)商业招贴、广告与包装设计 | 第51-58页 |
(三)照相术与工艺美术 | 第58-63页 |
(四)文化信仰的复制与传播 | 第63-64页 |
小结 | 第64-65页 |
注释 | 第65-67页 |
第三章 俄侨对黑龙江美术的主导(1917~1932) | 第67-112页 |
一、黑龙江俄侨艺术家的生平与创作 | 第69-87页 |
(一)弗拉基米尔.叶甫根尼耶维奇.帕诺夫 | 第73-77页 |
(二)阿列克塞.尼古拉耶维奇.克列缅季耶夫 | 第77-79页 |
(三)尼古拉.亚力山大罗维奇.维尤诺夫 | 第79-80页 |
(四)弗拉基本尔.米哈伊洛维奇.阿那斯塔西耶夫 | 第80-82页 |
(五)斯捷潘诺夫亚历山大.叶甫根尼耶维奇.斯捷潘诺夫 | 第82-84页 |
(六)扎多罗日内伊兄弟 | 第84-87页 |
二、俄侨艺术家与美术教育 | 第87-98页 |
(一)荷花艺术学校的美术教学 | 第87-89页 |
(二)师徒制的美术工作室教学 | 第89-90页 |
(三)普通初、中等教育中的美术教学 | 第90-94页 |
(四)高等教育中的美术教学 | 第94-98页 |
三、俄侨艺术家的美术活动 | 第98-109页 |
(一)美术展览的举办 | 第98-99页 |
(二)文艺报刊的发行 | 第99-102页 |
(三)建筑艺术的盛行 | 第102-109页 |
小结 | 第109-110页 |
注释 | 第110-112页 |
第四章 黑龙江俄侨美术的衰落 | 第112-121页 |
一、历史背景及其衰落原因 | 第112-117页 |
(一)中东铁路事件的爆发 | 第112-114页 |
(二)九一八事变 | 第114-116页 |
(三)最后的莫希干 | 第116-117页 |
二、俄侨艺术家的归宿 | 第117-120页 |
小结 | 第120页 |
注释 | 第120-121页 |
第五章 俄侨美术的历史影响 | 第121-128页 |
一、建设现代城市的雏形 | 第121-122页 |
二、奠定了美术教育的基础 | 第122-123页 |
三、传播西方文化 | 第123-125页 |
四、影响了本地居民的审美意识 | 第125-126页 |
小结 | 第126-127页 |
注释 | 第127-128页 |
结语 | 第128-1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1-134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34-135页 |
致谢 | 第1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