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函数动态调用关系的缺陷定位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1.2.1 基于程序谱的方法 | 第9页 |
1.2.2 基于统计的方法 | 第9-10页 |
1.2.3 其他缺陷定位方法 | 第10-11页 |
1.3 本文主要工作 | 第11-12页 |
1.4 论文结构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研究基础 | 第14-19页 |
2.1 软件缺陷 | 第14页 |
2.2 面向切面编程 | 第14-15页 |
2.3 函数调用关系 | 第15-16页 |
2.4 函数风险因素的度量 | 第16-17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17-19页 |
第3章 基于函数动态调用关系的缺陷定位研究 | 第19-29页 |
3.1 基本定义 | 第19-20页 |
3.2 函数动态调用关系的获取 | 第20-21页 |
3.3 基于风险向量的缺陷定位 | 第21-23页 |
3.4 基于序列匹配的缺陷定位 | 第23-2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4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| 第29-42页 |
4.1 系统总体设计 | 第29-31页 |
4.2 软件缺陷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| 第31-41页 |
4.2.1 总体概述 | 第31页 |
4.2.2 函数调用信息生成模块 | 第31-32页 |
4.2.3 函数调用信息读取模块 | 第32-35页 |
4.2.4 函数调用信息存储模块 | 第35-37页 |
4.2.5 函数调用序列匹配模块 | 第37-39页 |
4.2.6 函数调用次数分析模块 | 第39-41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5章 实验分析 | 第42-55页 |
5.1 实验环境 | 第42-43页 |
5.2 实验目的 | 第43页 |
5.3 度量指标 | 第43-44页 |
5.4 实验一 | 第44-48页 |
5.4.1 实验建立 | 第45-46页 |
5.4.2 实验分析 | 第46-48页 |
5.5 实验二 | 第48-54页 |
5.5.1 实验建立 | 第49页 |
5.5.2 实验分析 | 第49-54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结论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