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应用系统的研究和实现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符号对照表 | 第11-12页 |
缩略语对照表 | 第12-1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20页 |
1.1 论文的研究背景 | 第16页 |
1.2 论文的研究思路 | 第16-17页 |
1.3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7-20页 |
第二章 室内定位系统背景技术综述 | 第20-30页 |
2.1 室内定位技术 | 第20-21页 |
2.1.1 超宽带室内定位技术 | 第20页 |
2.1.2 超声波室内定位技术 | 第20页 |
2.1.3 射频识别定位技术 | 第20页 |
2.1.4 蓝牙室内定位技术 | 第20-21页 |
2.1.5 WiFi室内定位技术 | 第21页 |
2.1.6 各种定位算法比较 | 第21页 |
2.2 WiFi网络 | 第21-23页 |
2.2.1 WiFi技术简介 | 第21-22页 |
2.2.2 WiFi技术优势 | 第22-23页 |
2.3 Android系统 | 第23-26页 |
2.3.1 系统架构 | 第23-24页 |
2.3.2 四大组件 | 第24-25页 |
2.3.3 Android系统的优势 | 第25页 |
2.3.4 Android系统的WiFi模块 | 第25-26页 |
2.4 Android加速度计步检测原理 | 第26-2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WiFi定位算法研究与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0-46页 |
3.1 WiFi室内定位算法 | 第30-34页 |
3.1.1 基于WiFi信号传播特性的定位算法 | 第30-32页 |
3.1.2 位置指纹算法 | 第32-34页 |
3.1.3 WiFi室内定位算法比较 | 第34页 |
3.2 K-means过滤算法 | 第34-35页 |
3.3 加权KNN算法与KNN算法比较 | 第35-37页 |
3.4 本文采用的融合定位算法 | 第37-38页 |
3.5 WiFi信号强度影响因素 | 第38-42页 |
3.5.1 RSSI强度与距离的关系 | 第39-40页 |
3.5.2 人对WiFi信号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3.5.3 路由器不同时刻的信号强度 | 第41-42页 |
3.5.4 不同路由器对WiFi信号的影响 | 第42页 |
3.6 AP个数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室内定位系统设计 | 第46-64页 |
4.1 定位系统架构 | 第46-47页 |
4.2 定位系统工作流程 | 第47-50页 |
4.2.1 信号采集 | 第47-48页 |
4.2.2 实时定位 | 第48-50页 |
4.3 WiFi信号采集客户端 | 第50-53页 |
4.3.1 采集WiFi信号 | 第50-52页 |
4.3.2 指纹库管理 | 第52-53页 |
4.4 定位客户端 | 第53-58页 |
4.4.1 发送定位请求 | 第53-54页 |
4.4.2 加速度计步检测 | 第54-55页 |
4.4.3 定位结果展示 | 第55-58页 |
4.5 服务器 | 第58-62页 |
4.5.1 数据库设计 | 第60页 |
4.5.2 接收、过滤与存储WiFi信号 | 第60-62页 |
4.5.3 判定子区域、执行定位 | 第62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五章 室内定位系统测试 | 第64-76页 |
5.1 测试环境 | 第64-65页 |
5.1.1 测试场地 | 第64页 |
5.1.2 测试设备 | 第64-65页 |
5.2 系统功能测试 | 第65-68页 |
5.2.1 建立指纹库 | 第65-66页 |
5.2.2 实时定位 | 第66-68页 |
5.3 系统精度测试 | 第68-73页 |
5.3.1 基于K-means过滤算法精度测试 | 第68-70页 |
5.3.2 定位算法精度测试 | 第70-73页 |
5.4 与传统算法的对比测试 | 第73-74页 |
5.5 测试结论 | 第74-75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6-78页 |
6.1 总结 | 第76页 |
6.2 展望 | 第76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2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2-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