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粒状污染物论文

东北三省主要城市PM10与PM2.5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气象影响因素研究

摘要第7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目的与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学者关于空气质量方面的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学者关于空气质量方面的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4-16页
第2章 PM_(10)与PM_(2.5)污染时间变化特征第16-22页
    2.1 研究区概况第16-17页
    2.2 PM_(10)和PM_(2.5)污染的时间分布状况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数据来源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主要城市PM_(10)和PM_(2.5)污染的时间序列特征第17-20页
    2.3 小结第20-22页
第3章 东北三省主要城市PM_(10)与PM_(2.5)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第22-31页
    3.1 PM_(10)与PM_(2.5)重心迁移第22-24页
    3.2 PM_(10)与PM_(2.5)污染空间相关性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空间权重矩阵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全局空间自相关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局部空间自相关第26-29页
    3.3 小结第29-31页
第4章 PM_(10)与PM_(2.5)污染的气象驱动因素及空间差异分析第31-47页
    4.1 驱动因素的选取第31页
    4.2 GWR模型的构建第31-32页
    4.3 气象驱动因子对PM_(10)与PM_(2.5)污染影响的空间差异变化分析第3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湿度对PM_(10)与PM_(2.5)污染影响的空间变化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温度对PM_(10)与PM_(2.5)污染影响的空间变化分析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风级对PM_(10)与PM_(2.5)污染影响的空间变化分析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冬季城市集中供热面积对PM_(10)与PM_(2.5)污染影响的空间变化分析第43-45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45-47页
结论第47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第56-58页
致谢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差异化碳排配额分配下跨区域绿色供应链网络协调与公平研究
下一篇:东北三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