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页 |
| 一、绪论 | 第7-12页 |
| (一)研究背景及问题 | 第7-8页 |
| 1、课题研究缘由 | 第7页 |
| 2、存在问题 | 第7-8页 |
| (二)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8-9页 |
| 1、研究目的 | 第8页 |
| 2、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| (三)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| 1、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页 |
| 2、国外现就现状 | 第9-10页 |
| (四)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0-12页 |
| 1、研究内容 | 第10页 |
| 2、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| 3、研究框架 | 第11-12页 |
| 二、体验式消费与商业综合体相关的内容概述 | 第12-15页 |
| (一)体验式消费相关的内容概述 | 第12-13页 |
| 1、体验式消费的解读 | 第12页 |
| 2、体验式消费的特点及概况 | 第12-13页 |
| 3、体验式消费与传统消费模式的差异 | 第13页 |
| (二)商业综合体商业空间相关内容概述 | 第13-14页 |
| (三)体验式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特征 | 第14页 |
| (四)体验式消费空间的形成 | 第14-15页 |
| 三、体验式消费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| 第15-18页 |
| (一)体验式消费对城市空间形态的积极影响 | 第15页 |
| 1、促使建筑与城市的互动 | 第15页 |
| 2、引发城市公共空间复合化与立体化发展 | 第15页 |
| 3、构成城市、建筑、景观的一体化氛围 | 第15页 |
| (二)体验式消费对城市空间形态的不利因素 | 第15-18页 |
| 1、城市肌理的损伤 | 第15-16页 |
| 2、城市文化的缺失 | 第16-17页 |
| 3、城市环境的隔断 | 第17-18页 |
| 四、国内体验式消费下的商业综合体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8-24页 |
| (一)体验式消费下商业综合体的发展现状 | 第18-21页 |
| 1、体验式消费商业综合体的设计缺失 | 第18-20页 |
| 2、体验式消费商业综合体的体验性缺乏 | 第20-21页 |
| (二)体验式消费下的商业综合体发展趋势 | 第21-24页 |
| 1、控制公共空间规模 | 第21页 |
| 2、融合自然元素 | 第21-22页 |
| 3、提高公共空间品质 | 第22-23页 |
| 4、提升照明质量 | 第23-24页 |
| 五、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体验性设计策略 | 第24-37页 |
| (一)诱发丰富的感官体验 | 第24-27页 |
| 1、视觉体验 | 第24-26页 |
| 2、听觉体验 | 第26页 |
| 3、触觉体验 | 第26-27页 |
| 4、嗅觉体验 | 第27页 |
| (二)诱发公众参与的娱乐体验 | 第27-29页 |
| 1、娱乐主题的策划 | 第27-28页 |
| 2、娱乐设施的设置 | 第28页 |
| 3、娱乐活动的引入 | 第28-29页 |
| (三)诱发彰显个性的体验 | 第29-34页 |
| 1、多元化的界面 | 第29-33页 |
| 2、特色化的节点 | 第33-34页 |
| (四)诱发情景交融的情感体验 | 第34-37页 |
| 1、整体性的空间序列 | 第34-35页 |
| 2、情景性的场所制造 | 第35页 |
| 3、地域性的文化传承 | 第35-37页 |
| 六、商业综合体空间环境设计案例分析 | 第37-43页 |
| 香港太古广场翻新设计 | 第37-43页 |
| 结论 | 第43-4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| 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