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13-14页 |
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 | 第14-19页 |
1 病例来源 | 第14页 |
2 疾病相关标准 | 第14-19页 |
2.1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诊断标准 | 第14页 |
2.2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西医诊断标准 | 第14-15页 |
2.3 中医症状分级标准 | 第15-16页 |
2.4 电子胃镜下胆汁反流程度分级标准 | 第16页 |
2.5 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评分标准 | 第16-18页 |
2.6 病例的纳入标准 | 第18页 |
2.7 病例的排除标准 | 第18页 |
2.8 病例的剔除标准 | 第18-19页 |
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| 第19-23页 |
1 病例分组方法 | 第19页 |
2 治疗方法 | 第19-20页 |
3 观察指标 | 第20-21页 |
3.1 安全性观察指标 | 第20页 |
3.2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| 第20-21页 |
3.2.1 胃内24小时胆汁监测方法 | 第20页 |
3.2.2 电子胃镜检查方法 | 第20-21页 |
4 疗效判定标准 | 第21-23页 |
4.1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| 第21页 |
4.2 电子胃镜下疗效判定标准 | 第21-22页 |
4.3 总体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| 第22-23页 |
5 统计学方法 | 第23页 |
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| 第23-30页 |
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较 | 第23-25页 |
1.1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| 第23-24页 |
1.2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| 第24页 |
1.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| 第24-25页 |
1.4 两组患者胆汁反流程度比较 | 第25页 |
2 疗效比较 | 第25-30页 |
2.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相比较 | 第25-26页 |
2.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相比较 | 第26-27页 |
2.3 两组患者电子胃镜下疗效比较 | 第27页 |
2.4 两组患者总体临床疗效比较 | 第27-28页 |
2.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内24小时胆汁监测情况比较 | 第28页 |
2.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和HAMD-17 评分比较 | 第28-29页 |
2.7 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分析 | 第29页 |
2.8 两组患者用药远期疗效比较 | 第29-30页 |
第四部分 讨论 | 第30-49页 |
1 中医学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认识 | 第30-34页 |
1.1 中医学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名的认识 | 第30页 |
1.2 中医学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| 第30-32页 |
1.2.1 古代医家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| 第30-31页 |
1.2.2 近现代医家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| 第31-32页 |
1.3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辨证分型 | 第32页 |
1.4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临床治疗方法 | 第32-34页 |
1.4.1 中医内治疗法 | 第32-33页 |
1.4.2 中医外治疗法 | 第33-34页 |
1.4.3 中医内外治结合疗法 | 第34页 |
1.4.4 中西医结合疗法 | 第34页 |
2 现代医学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认识 | 第34-41页 |
2.1 概述 | 第34-35页 |
2.2 病因和发病机制 | 第35-39页 |
2.2.1 胃窦-幽门-十二指肠运动障碍 | 第35-36页 |
2.2.2 胃肠激素水平的改变 | 第36-37页 |
2.2.3 胆道系统病变 | 第37-38页 |
2.2.4 幽门螺杆菌感染 | 第38页 |
2.2.5 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| 第38-39页 |
2.3 临床诊断 | 第39页 |
2.4 治疗措施 | 第39-41页 |
2.4.1 一般治疗 | 第39页 |
2.4.2 药物治疗 | 第39-41页 |
2.4.3 外科手术治疗 | 第41页 |
3 安胃汤方药分析 | 第41-46页 |
3.1 安胃汤来源、方药组成和功效 | 第41-42页 |
3.2 安胃汤方药解析 | 第42-44页 |
3.3 安胃汤方药现代药理学研究 | 第44-46页 |
4 疗效分析 | 第46-47页 |
5.1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| 第46页 |
5.2 电子胃镜下疗效分析 | 第46页 |
5.3 总体临床疗效分析 | 第46页 |
5.4 胃内24小时胆汁监测疗效分析 | 第46-47页 |
5.5 HAMA和HAMD-17 评分疗效分析 | 第47页 |
5.6 用药安全和远期疗效分析 | 第47页 |
5 问题与展望 | 第47-49页 |
结论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60页 |
缩略词表 | 第60-61页 |
综述 | 第6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