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和理论研究 | 第9-21页 |
1.文献研究 | 第9-21页 |
1.1 肥胖症的流行病学研究 | 第9-10页 |
1.2 肥胖症的病因病机 | 第10-15页 |
1.3 肥胖症的临床分型 | 第15-16页 |
1.4 肥胖症的临床治疗 | 第16-21页 |
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| 第21-30页 |
1.临床资料 | 第21-22页 |
1.1 病例来源 | 第21页 |
1.2 病例诊断标准 | 第21-22页 |
1.3 病例纳入标准 | 第22页 |
1.4 病例排除标准 | 第22页 |
1.5 病例剔除标准 | 第22页 |
2.临床治疗 | 第22-24页 |
2.1 病例分组 | 第22-23页 |
2.2 治疗方法 | 第23-24页 |
2.3 注意事项 | 第24页 |
2.4 意外情况的处理 | 第24页 |
3.疗效观察 | 第24-26页 |
3.1 观察指标及测量方法 | 第24-25页 |
3.2 观察要求 | 第25页 |
3.3 中医证候评分 | 第25页 |
3.4 疗效评价:参考全国第三届肥胖病学术会议的疗效标准 | 第25-26页 |
3.5 统计方法 | 第26页 |
4.研究结果 | 第26-30页 |
4.1 一般资料比较 | 第26-27页 |
4.2 两组患者体重、肥胖度、体质指数比较 | 第27页 |
4.3 两组患者腰围、臀围、腰臀比比较 | 第27-28页 |
4.4 两组患者TG、TC、LDL-C、HDL-C比较 | 第28页 |
4.5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| 第28页 |
4.6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| 第28-29页 |
4.7 安全性评价 | 第29页 |
4.8 体重反弹情况 | 第29-30页 |
第三部分 讨论 | 第30-42页 |
1.本研究的意义 | 第30页 |
2.研究结果分析 | 第30-32页 |
3.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理论依据 | 第32-35页 |
4.穴位埋线与针刺两种治疗方式的对比研究 | 第35-37页 |
5.选穴依据 | 第37-38页 |
6.穴位埋线对肥胖伴随疾病和症状的治疗 | 第38-40页 |
7.不足和展望 | 第40-42页 |
结论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50页 |
附录 | 第50-56页 |
缩略词表 | 第56-57页 |
综述 | 第57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