莪棱元坤合剂联合米非司酮、甲氨蝶呤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研究
| 提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引言 | 第8-9页 |
| 临床研究 | 第9-17页 |
| 1.研究对象 | 第9页 |
| 2.研究方法 | 第9-11页 |
| 2.1 诊断标准 | 第9页 |
| 2.2 病例标准 | 第9-10页 |
| 2.2.1 纳入标准 | 第9-10页 |
| 2.2.2 排除标准 | 第10页 |
| 2.3 分组方法 | 第10页 |
| 2.4 给药方法 | 第10页 |
| 2.5 观察指标 | 第10-11页 |
| 2.5.1 一般项目 | 第10页 |
| 2.5.2 疗效性观察项目 | 第10页 |
| 2.5.3 不良反应观察项目 | 第10-11页 |
| 2.6 疗效判定 | 第11页 |
| 2.6.1 疗效判定标准 | 第11页 |
| 2.6.2 不良反应判定标准 | 第11页 |
| 2.7 统计方法 | 第11页 |
| 3.研究结果 | 第11-17页 |
| 3.1 基线特征比较 | 第11-12页 |
| 3.2 疗效比较 | 第12-15页 |
| 3.3 不良反应比较 | 第15-17页 |
| 讨论 | 第17-32页 |
| 1.西医学对输卵管妊娠的病因认识 | 第17-18页 |
| 2.祖国医学对输卵管妊娠的病因病机认识 | 第18-20页 |
| 3.药物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作用机理 | 第20-27页 |
| 3.1 西医药物作用机理 | 第20-21页 |
| 3.2 莪棱元坤合剂作用机理 | 第21-27页 |
| 3.2.1 方剂由来 | 第21页 |
| 3.2.2 方药分析 | 第21-25页 |
| 3.2.3 组方特点 | 第25-26页 |
| 3.2.4 现代药理研究 | 第26-27页 |
| 4.疗效分析 | 第27-32页 |
| 结语 | 第32-3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3-39页 |
| 综述 | 第39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| 附录 | 第48-50页 |
| 致谢 | 第50-51页 |
| 附件 | 第51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