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诗歌、韵文论文--诗歌论文

明理引乎成辞,征义举乎人事--齐梁诗歌用典的渊源与影响

中文摘要第10-12页
ABSTRACT第12-14页
绪论第15-21页
    第一节 选题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第二节 用典研究现状综述第16-17页
    第三节“典故”与“用典”概念界定第17-21页
第一章 用典意识的起源与发展第21-37页
    第一节 先秦时期——史学思维与“信而好古”的征引意识第21-24页
    第二节 两汉时期——经术独尊与“诗言志”的用典意识第24-28页
    第三节 自建安迄正始——“诗赋欲丽”的文学自觉第28-30页
    第四节 正始以迄两晋——广被玄风的文学用典第30-33页
    第五节 刘宋时期——文学的独立与“吟咏情性”的重新确立第33-37页
第二章 齐梁诗歌用典现象第37-49页
    第一节 齐梁文人用典概况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齐梁文人取典出处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齐梁诗歌用典繁密成因第38-39页
    第二节 齐梁诗歌用典现象与特征第39-4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齐梁诗歌用典现象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齐梁诗歌用典技巧的进步第44-49页
第三章 齐梁用典的理论成果与影响第49-62页
    第一节 齐梁用典的理论成果第49-5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支持拟古,提倡用典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主张直抒性灵,反对过度用典第51-54页
    第二节 齐梁以后用典理论的发展第54-6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唐“诗格”与“水中著盐”论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宋“点铁成金”与“夺胎换骨”说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清“学人之诗”与用典理论第59-62页
第四章 用典的审美效果与现实意义第62-71页
    第一节 以典故抒情第62-63页
    第二节 含蓄蕴藉的审美风格第63-65页
    第三节 丰富文学语言,济文词之穷第65-67页
    第四节 构成诗歌内容的一部分,济文气之不足第67-68页
    第五节 典故运用的现实意义第68-71页
结语第71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77页
附录 1第77-79页
附录 2第79-84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4-85页
致谢第85-86页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86-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虞集交游与心路历程研究
下一篇:《诗经·大雅·泂酌》篇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