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集交游与心路历程研究
摘要 | 第10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2页 |
引言 | 第13-19页 |
第一章 虞集早期交游与官场进取心的形成 | 第19-33页 |
1.1 早期交游 | 第19-26页 |
1.1.1 家学渊源 | 第19-20页 |
1.1.2 师从吴澄 | 第20-22页 |
1.1.3 董士选举荐 | 第22-24页 |
1.1.4 道教汲引 | 第24-26页 |
1.2 入仕观的形成 | 第26-29页 |
1.2.1 入仕促进文化的传承 | 第26-28页 |
1.2.2 入仕后的积极活动 | 第28-29页 |
1.3 诗学思想及创作 | 第29-33页 |
第二章 同南方名流的交往与矛盾心灵的慰藉 | 第33-45页 |
2.1 民族情绪与进取心的矛盾 | 第33-36页 |
2.1.1 遗民思想对于虞集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2.1.2 仕途坎坷 | 第34-36页 |
2.2 与南方名流的交往 | 第36-40页 |
2.2.1 与赵孟頫的共鸣 | 第37-39页 |
2.2.2 与袁桷的相互慰藉 | 第39-40页 |
2.3 诗学思想及创作 | 第40-45页 |
第三章 同奎章阁文士的交往与引领文坛的愿望 | 第45-53页 |
3.1 与奎章阁文士的交往 | 第45页 |
3.2 文坛地位的建立 | 第45-49页 |
3.2.1 文宗重视 | 第46-47页 |
3.2.2 南方文人的推崇 | 第47-48页 |
3.2.3 北方文士接受度提升 | 第48-49页 |
3.3 诗学思想及创作 | 第49-53页 |
第四章 同道士的交往与归隐之意的产生 | 第53-59页 |
4.1 同道士的深层交往 | 第53-55页 |
4.2 官场退却之意的产生 | 第55-56页 |
4.3 诗学思想及创作 | 第56-59页 |
结语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