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 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6-17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1.4 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的相关理论依据 | 第18-21页 |
2.1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的概述 | 第18-19页 |
2.1.1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的职能 | 第18页 |
2.1.2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的方式 | 第18-19页 |
2.2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1页 |
2.2.1 政府管制理论 | 第19页 |
2.2.2 公共服务理论 | 第19页 |
2.2.3 公共管理理论 | 第19-21页 |
第3章 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成效 | 第21-25页 |
3.1 相关执法制度不断完善 | 第21页 |
3.2 执法人员素质初步提升 | 第21-22页 |
3.3 执法针对性不断增强 | 第22-23页 |
3.4 执法形式愈加灵活 | 第23-24页 |
3.5 服务水平大有改善 | 第24-25页 |
第4章 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| 第25-39页 |
4.1 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| 第25-33页 |
4.1.1 执法行为规范性不足 | 第25-26页 |
4.1.2 执法缺位现象时有发生 | 第26-28页 |
4.1.3 执法效率不高 | 第28-30页 |
4.1.4 执法监督乏力 | 第30-31页 |
4.1.5 执法宣传不到位 | 第31-33页 |
4.2 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问题的原因 | 第33-39页 |
4.2.1 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| 第33-34页 |
4.2.2 软硬件配备不足 | 第34-36页 |
4.2.3 缺少严格规范的执法监督体系 | 第36-37页 |
4.2.4 地方保护主义存在 | 第37页 |
4.2.5“第三方”力量发挥不明显 | 第37-39页 |
第5章 提高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水平的对策 | 第39-48页 |
5.1 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 | 第39-41页 |
5.1.1 加大行政执法队伍的培训管理 | 第39-40页 |
5.1.2 强化行政执法人员法治意识 | 第40-41页 |
5.2 充实行政执法软硬件 | 第41-43页 |
5.2.1 充实行政执法装备 | 第41-42页 |
5.2.2 完善激励机制 | 第42页 |
5.2.3 引入行政执法绩效考核方式 | 第42-43页 |
5.3 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| 第43-45页 |
5.3.1 深化与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 | 第43页 |
5.3.2 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内部监督工作 | 第43页 |
5.3.3 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外部监督工作 | 第43-45页 |
5.3.4 深化信息技术在执法程序中的应用 | 第45页 |
5.4 进一步优化行政执法环境 | 第45-48页 |
5.4.1 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| 第45-46页 |
5.4.2 加强行政执法工作的文化建设 | 第46-48页 |
结论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附录 1 | 第51-52页 |
附录 2 | 第52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