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9-14页 |
1.1 问题的引出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2 研究综述 | 第10-12页 |
1.2.1 农民专业合作社生成与功能 | 第10-11页 |
1.2.2 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与发展 | 第11页 |
1.2.3 能人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2-14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| 第14-20页 |
2.1 能人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4-15页 |
2.1.1 农民 | 第14页 |
2.1.2 合作社 | 第14页 |
2.1.3 农民专业合作社 | 第14页 |
2.1.4 能人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社 | 第14-15页 |
2.2 相关理论 | 第15-20页 |
2.2.1 博弈理论 | 第15页 |
2.2.2 交易费用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2.3 制度变迁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2.4 系统动力学理论 | 第17-20页 |
第3章 能人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生成研究 | 第20-29页 |
3.1 行为主体合作的需求 | 第20-22页 |
3.1.1 小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需求 | 第20-21页 |
3.1.2 能人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需求 | 第21-22页 |
3.2 行为主体构建合作社的博弈分析 | 第22-27页 |
3.2.1 小户构建合作社的困境 | 第22-24页 |
3.2.2 能人构建合作社的逻辑 | 第24-27页 |
3.3 合作社的生成保障:政府的作用 | 第27-29页 |
第4章 能人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的系统研究 | 第29-54页 |
4.1 能人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系统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| 第29-32页 |
4.1.1 确定能人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系统流位流率系 | 第29-30页 |
4.1.2 构建能人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系统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| 第30-32页 |
4.2 能人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极小基模计算 | 第32-39页 |
4.2.1 求两棵入树经嵌运算生成的极小反馈基模 | 第33页 |
4.2.2 求三棵入树经嵌运算生成的极小反馈基模 | 第33-36页 |
4.2.3 求四棵及四棵以上的入树经嵌运算生成的反馈基模 | 第36-39页 |
4.3 极小反馈基模分析生成管理方针 | 第39-54页 |
4.3.1 刻画小户目标的极小反馈基模分析 | 第39-43页 |
4.3.2 刻画大户目标的极小反馈基模分析 | 第43-45页 |
4.3.3 刻画合作社目标的极小反馈基模分析 | 第45-54页 |
第5章 促进能人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| 第54-59页 |
5.1 转变小户思想,加强村能人才能培育 | 第54页 |
5.2 提高小户和大户产量,拓宽目标产量市场 | 第54-55页 |
5.3 稳定收购价,降低生产成本 | 第55-56页 |
5.4 规定小户和大户在专业合作社中的权利范围 | 第56页 |
5.5 提高营销手段,增加合作社盈余 | 第56-57页 |
5.6 完善内部机制,提高合作社的发展水平 | 第57页 |
5.7 启动专项发展基金,加大农村基础建设 | 第57-58页 |
5.8 完善法律体系,提供服务保障 | 第58-59页 |
第6章 结束语 | 第59-61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9-60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发表论文情况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