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符号说明 | 第9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22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TPU微发泡技术简介 | 第11-15页 |
1.2.1 热塑性聚氨酯简介 | 第11-12页 |
1.2.2 微发泡技术介绍 | 第12页 |
1.2.3 微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 | 第12-14页 |
1.2.4 超临界CO2在TPU为发泡中的应用 | 第14-15页 |
1.3 常用阻燃剂 | 第15-18页 |
1.4 阻燃TPU微发泡材料的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1.4.1 阻燃TPU的发展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4.2 TPU微发泡技术的发展现状 | 第19-20页 |
1.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2页 |
2 制备阻燃TPU微发泡材料机理与设备的研究 | 第22-36页 |
2.1 TPU阻燃机理 | 第22-23页 |
2.1.1 固相阻燃机理 | 第22页 |
2.1.2 气相阻燃机理 | 第22-23页 |
2.1.3 协效阻燃机理 | 第23页 |
2.1.4 其他阻燃机理 | 第23页 |
2.2 制备阻燃TPU微发泡材料机理 | 第23-28页 |
2.2.1 均相体系的形成 | 第24页 |
2.2.2 气泡成核 | 第24-27页 |
2.2.2.1 均相成核 | 第24-25页 |
2.2.2.2 非均相成核 | 第25-26页 |
2.2.2.3 混合成核 | 第26-27页 |
2.2.3 气泡长大 | 第27页 |
2.2.4 气泡定型 | 第27-28页 |
2.3 间歇式微发泡设备设计 | 第28-34页 |
2.3.1 超临界CO2渗透设备 | 第28-31页 |
2.3.1.1 控制系统 | 第29页 |
2.3.1.2 二氧化碳供给系统 | 第29-30页 |
2.3.1.3 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装置 | 第30-31页 |
2.3.2 水蒸汽加热发泡设备 | 第31-34页 |
2.3.2.1 水蒸汽发泡加热设备的设计 | 第32-34页 |
2.4 小结 | 第34-36页 |
3 阻燃TPU微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| 第36-52页 |
3.1 实验原料及仪器 | 第36-37页 |
3.1.1 实验设备及仪器 | 第36-37页 |
3.1.2 实验材料 | 第37页 |
3.2 制备阻燃TPU微发泡材料 | 第37-38页 |
3.2.1 制备阻燃TPU颗粒 | 第37页 |
3.2.2 超临界CO2制备阻燃TPU微发泡材料 | 第37-38页 |
3.3 测试与表征 | 第38-41页 |
3.3.1 极限氧指数 | 第38-39页 |
3.3.2 垂直燃烧测试 | 第39-40页 |
3.3.3 表观密度 | 第40-41页 |
3.3.4 发泡倍率 | 第41页 |
3.3.5 微观结构 | 第41页 |
3.4 阻燃剂对TPU及其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 | 第41-45页 |
3.4.1 发泡性能 | 第42-44页 |
3.4.2 阻燃性能 | 第44-45页 |
3.5 阻燃剂/纳米碳酸钙协效阻燃剂对TPU及其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 | 第45-49页 |
3.5.1 发泡性能 | 第46-48页 |
3.5.2 燃烧性能 | 第48-49页 |
3.6 小结 | 第49-52页 |
4 阻燃TPU微发泡材料工艺研究 | 第52-72页 |
4.1 确定实验工艺区间 | 第52-59页 |
4.1.1 确定饱和时间区间 | 第52-53页 |
4.1.2 确定饱和压力区间 | 第53-54页 |
4.1.3 确定发泡温度区间 | 第54-56页 |
4.1.4 确定发泡时间区间 | 第56-59页 |
4.2 确定最佳发泡工艺 | 第59-70页 |
4.2.1 正交试验设计 | 第59页 |
4.2.2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59-70页 |
4.2.2.1 直观分析法 | 第60-67页 |
3.2.2.2 方差分析法 | 第67-70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5 总结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2页 |
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82-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