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4页 |
1.1 活性氧简介 | 第11-12页 |
1.1.1 活性氧的产生 | 第11页 |
1.1.2 活性氧的生理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荧光探针简介 | 第12-17页 |
1.2.1 荧光探针的结构组成 | 第12-13页 |
1.2.2 荧光探针的设计原理 | 第13-14页 |
1.2.3 荧光基团的种类 | 第14-17页 |
1.3 次氯酸根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| 第17-20页 |
1.4 过氧化氢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| 第20-22页 |
1.5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| 第22-24页 |
1.5.1 论文研究的意义 | 第22页 |
1.5.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基于BODIPY的快速响应型次氯酸根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| 第24-50页 |
2.1 前言 | 第24-25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25-34页 |
2.2.1 试剂及仪器 | 第25-26页 |
2.2.2 探针1和探针2的合成方法及表征 | 第26-33页 |
2.2.3 量子产率的测定 | 第33页 |
2.2.4 检出限的测量 | 第33页 |
2.2.5 测试溶液的配制 | 第33-34页 |
2.2.6 环境水样中ClO~-的测试 | 第34页 |
2.3 探针1检测ClO~-实验结果和讨论 | 第34-40页 |
2.3.1 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 | 第34-37页 |
2.3.2 选择性研究 | 第37-38页 |
2.3.3 识别机理探讨 | 第38-39页 |
2.3.4 环境水样中ClO~-的检测 | 第39-40页 |
2.4 探针2检测ClO~-实验结果和讨论 | 第40-49页 |
2.4.1 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 | 第40-43页 |
2.4.2 选择性研究 | 第43-44页 |
2.4.3 识别机理探讨 | 第44-46页 |
2.4.4 环境水样中ClO~-的检测 | 第46-49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三章 基于香豆素的水溶性次氯酸根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| 第50-63页 |
3.1 前言 | 第50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50-55页 |
3.2.1 试剂及仪器 | 第50-51页 |
3.2.2 探针3的合成方法及表征 | 第51-54页 |
3.2.3 量子产率和检出限的测定 | 第54页 |
3.2.4 测试溶液的配制 | 第54页 |
3.2.5 环境水样中ClO~-的测试 | 第54-55页 |
3.2.6 细胞培养与荧光成像 | 第55页 |
3.3 实验结果和讨论 | 第55-62页 |
3.3.1 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 | 第55-56页 |
3.3.2 选择性研究 | 第56-57页 |
3.3.3 时间和pH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3.3.4 识别机理探讨 | 第58-59页 |
3.3.5 环境水样中ClO~-的检测 | 第59-61页 |
3.3.6 生物成像应用 | 第61-6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四章 基于香豆素的高灵敏性过氧化氢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| 第63-75页 |
4.1 前言 | 第63-64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64-66页 |
4.2.1 试剂及仪器 | 第64页 |
4.2.2 探针4的合成方法及表征 | 第64-66页 |
4.2.3 量子产率和检出限的测定 | 第66页 |
4.2.4 测试溶液的配制 | 第66页 |
4.2.5 细胞培养与荧光成像 | 第66页 |
4.3 实验结果和讨论 | 第66-73页 |
4.3.1 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 | 第66-68页 |
4.3.2 选择性研究 | 第68-69页 |
4.3.3 时间和pH的影响 | 第69-70页 |
4.3.4 识别机理探讨 | 第70-72页 |
4.3.5 生物成像应用 | 第72-7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3-75页 |
第五章 结论及进一步工作建议 | 第75-77页 |
5.1 结论 | 第75-76页 |
5.2 进一步工作建议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学术成果 | 第88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