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特殊分区规划论文

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苏州环古城河绿地景观设计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引言第11-22页
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二、相关概念界定第12-13页
    三、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3-19页
    四、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页
    五、研究创新点第19-20页
    六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0页
    七、研究方法第20-22页
第一章 海绵城市理论及相关案例研究第22-32页
    第一节 海绵城市体系研究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海绵城市发展概述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海绵城市的内涵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海绵城市相关理论研究第24-26页
    第二节 相关案例研究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古代海绵城市应用—北京故宫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现代海绵城市应用—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博览园第28-30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30-32页
第二章 苏州环古城河绿地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第32-44页
    第一节 苏州环古城河绿地发展概况第32-33页
    第二节 苏州环古城河绿地现状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区位分析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景观构成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古城墙现状分析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水系现状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特征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第三节 苏州环古城河绿地雨水现状及问题研究第36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道路雨水利用现状及问题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绿化用地雨水利用现状及问题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建筑雨水利用现状及问题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广场雨水利用现状及问题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停车场雨水利用现状及问题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六、驳岸雨水利用现状及问题第42-43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第三章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苏州环古城河绿地景观设计策略研究第44-59页
    第一节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苏州环古城河绿地景观设计的必要性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苏州城市发展带来的水环境污染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苏州降雨带来的水涝灾害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雨水对古城遗址的破坏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古城水体的相互影响第45页
    第二节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苏州环古城河绿地景观设计的可行性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海绵城市构建与环古城河绿地景观要素相结合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苏州优越的自然条件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苏州“海绵城市”的推行与实践第48页
    第三节 苏州环古城河绿地设计原则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整体性原则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地域性原则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文化性原则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生态性原则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艺术性原则第49页
    第四节 苏州环古城河绿地设计策略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保护利用原场地的景观环境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增加场地透水面积,促进雨水自由下渗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发挥古城河的调蓄功能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古城墙遗迹保护与绿化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雨水设施的景观化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六、增加生态绿化面积,提高生物多样性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七、加强海绵城市理念的宣传教育第52页
    第五节 苏州环古城河绿地设计工程措施第52-5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透水铺装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生物滞留池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植草沟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绿色屋顶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植被缓冲带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六、其它措施第57-58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四章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苏州环古城河绿地景观要素设计研究第59-71页
    第一节 环古城河绿地道路设计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道路铺装设计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道路边缘排水系统的设计第60-61页
    第二节 环古城河绿地地形植被设计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结合地形设计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丰富生态植物群落第62-63页
    第三节 环古城河绿地建筑设计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公共建筑海绵设计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古城墙海绵设计第64-65页
    第四节 环古城河绿地广场设计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减少广场不透水面积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雨水的生态引流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生态树池的运用第66-67页
    第五节 环古城河绿地停车场设计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透水铺装的使用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生物滞留池的设置第67-68页
    第六节 环古城河绿地驳岸设计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结合河岸现状,营造生态驳岸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增加生物多样性,改善滨水生态环境第70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70-71页
第五章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苏州环古城河绿地景观改造构想第71-89页
    第一节 环古城河绿地分段改造设计构想第71-8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相门至娄门段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娄门至阊门段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阊门至盘门段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盘门至蛇门段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蛇门至相门段第78-80页
    第二节 重要节点—百花洲公园改造设计第80-8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场地概况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百花洲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第81-88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88-89页
结语第89-91页
参考文献第91-98页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论著第98-99页
图片来源第99-103页
致谢第103-104页

论文共10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动静载组合作用钢板加固RC梁界面应力与失效分析
下一篇:基于燃—蒸联合循环的新型能源供应系统集成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