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--各种类型园林论文

高青陈庄—唐口考古遗址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现状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研究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2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结构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研究创新点第16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遗址公园研究进展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外优秀案例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国内遗址公园研究进展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国内优秀案例第21-23页
    1.4 本章小结第23-24页
第二章 遗址公园中的“景观空间”理论第24-38页
    2.1 遗址保护相关概念与理论辨析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遗址及遗址景观相关概念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遗址保护模式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遗址公园的适用性第26页
    2.2 遗址公园相关概念与解析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遗址公园的概念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遗址公园的分类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遗址公园的设计要素第29页
    2.3 遗址公园的作用第29-30页
    2.4 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原则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原真性原则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完整性原则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可持续发展原则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文化性原则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以人为本原则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生态原则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7 抗震避灾原则第31页
    2.5 遗址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遗址公园景观空间内涵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遗址公园景观空间特征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遗址公园景观空间结构体系第33-34页
    2.6 遗址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相关思潮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达达主义和新达达主义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极简主义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大地艺术第34-35页
    2.7 遗址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内容与途径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7.1 遗址公园景规划设计内容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7.2 遗址公园景规划设计途径第35-36页
    2.8 本章小结第36-38页
第三章 西周文化遗址类公园保护研究分析第38-46页
    3.1 遗址类公园保护特点第38-39页
    3.2 西周历史文化特点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西周文字与文学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西周礼乐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西周道家养生文化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西周墓葬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西周建筑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西周工商业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西周冶铁业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8 西周盐业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9 西周精神文化内涵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0 文化色彩艺术分析提炼第43页
    3.3 西周历史文化遗址类保护模式第43-45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四章 高青陈庄——唐口西周遗址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第46-96页
    4.1 高青陈庄——唐口考古遗址公园概况第46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背景介绍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区位介绍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场地介绍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遗址特征与遗存分布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自然条件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社会条件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7 人文环境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8 现状分析第53-56页
    4.2 规划与景观设计构思第56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初步研判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性质定位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构思概念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规划原则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4.1 设计原则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4.2 重点区域规划要点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资源利用与展示规划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5.1 资源利用原则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5.2 资源利用策略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5.3 资源展示体系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5.4 遗址展示流线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5.5 遗址本体保护区展示措施第62-65页
    4.3 空间布局与公共设施第65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景观结构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空间布局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功能分区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平面布局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道路交通系统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5.1 交通概况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5.2 系统规划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公共服务与设施第71-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6.1 公共设施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6.2 照明设施规划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6.3 基础设计规划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6.4 竖向规划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6.5 消防规划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6.6 语音解说与背景音乐系统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6.7 标示设计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6.8 铺装设计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6.9 小品配置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植物配置设计第76-8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7.1 植物绿地规划原则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7.2 植物配置思路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7.3 主要景区植物配置说明第77-81页
    4.4 景观规划第81-9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景观系统规划设计第81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景观建筑设计第87-9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2.1 设计原则第8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2.2 设计思路第8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2.3 主要建筑设计第87-9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2.4 辅助建筑设计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2.5 主要景观节点设计第92-9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滨水景观设计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3.1 湿地景观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3.2 滨河绿化景观第95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95-96页
结语第96-97页
致谢第97-98页
参考文献第98-100页
作者简介第100-101页

论文共10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冀南山区传统民居文化理念下的庭院空间设计研究
下一篇:冀南地区火炕调查更新研究--并论太行山地区火炕特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