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前言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公司背景介绍 | 第11-18页 |
1.1 行业介绍 | 第11-12页 |
1.1.1 机械传动概述 | 第11页 |
1.1.2 减速机概述 | 第11-12页 |
1.2 L 公司简介 | 第12-16页 |
1.2.1 德国 L 公司的成立与发展 | 第12-13页 |
1.2.2 L 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| 第13-15页 |
1.2.3 L 公司的产品介绍 | 第15-16页 |
1.2.4 L 公司的公司战略描述 | 第16页 |
1.3 面临的问题及其分析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L 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| 第18-39页 |
2.1 中国减速机行业分析 | 第18-29页 |
2.1.1 中国减速机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| 第18-22页 |
2.1.2 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| 第22-25页 |
2.1.3 产业集中度分析 | 第25页 |
2.1.4 产业内战略集团分布 | 第25-27页 |
2.1.5 产业竞争分析 | 第27-29页 |
2.2 竞争对手分析 | 第29-33页 |
2.3 客户需求分析 | 第33-36页 |
2.3.1 减速机的选用 | 第33-34页 |
2.3.2 中国市场减速机客户特征及需求分析 | 第34-36页 |
2.3.3 客户需求趋势分析 | 第36页 |
2.4 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 | 第36-38页 |
2.4.1 机会 | 第36-37页 |
2.4.2 威胁 | 第37-38页 |
2.5 外部环境因素评价 | 第38-39页 |
第3章 L 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 | 第39-49页 |
3.1 行业成功要素 | 第39-40页 |
3.2 内部关键因素分析 | 第40-46页 |
3.2.1 财务 | 第40-41页 |
3.2.2 管理 | 第41-44页 |
3.2.3 技术 | 第44页 |
3.2.4 市场网络 | 第44-45页 |
3.2.5 生产规模与成本 | 第45-46页 |
3.2.6 其他关键资源 | 第46页 |
3.3 内部环境的优势和劣势 | 第46-47页 |
3.3.1 企业内部资源与行业关键成功要素的对照 | 第46页 |
3.3.2 优势 | 第46-47页 |
3.3.3 劣势 | 第47页 |
3.4 内部环境因素评价 | 第47-49页 |
第4章 竞争战略决策 | 第49-57页 |
4.1 基本竞争战略 | 第49-50页 |
4.2 L 公司竞争战略应考虑的要点 | 第50-51页 |
4.2.1 产业特征 | 第50-51页 |
4.2.2 市场领导者竞争反应特征 | 第51页 |
4.2.3 企业内部资源特征 | 第51页 |
4.3 L 公司 SWOT 分析 | 第51-52页 |
4.4 竞争战略决策 | 第52-57页 |
4.4.1 战略选择-QSPM 矩阵 | 第52-54页 |
4.4.2 战略预算图 | 第54页 |
4.4.3 竞争战略评价 | 第54-56页 |
4.4.4 竞争战略决策 | 第56-57页 |
第5章 竞争战略实施 | 第57-67页 |
5.1 L 公司竞争战略的实施要点 | 第57-58页 |
5.1.1 差异化 | 第57-58页 |
5.1.2 集聚市场 | 第58页 |
5.1.3 战略联盟 | 第58页 |
5.2 公司组织结构 | 第58-61页 |
5.2.1 现有组织结构弊端 | 第58-59页 |
5.2.2 组织结构设计 | 第59-61页 |
5.3 销售渠道的选择 | 第61-62页 |
5.3.1 现有销售网络及管理问题 | 第61页 |
5.3.2 重新设计销售渠道 | 第61-62页 |
5.4 管理制度的完善 | 第62-67页 |
5.4.1 经营自主权 | 第62-63页 |
5.4.2 销售人员激励制度 | 第63-65页 |
5.4.3 经销商管理制度 | 第65-67页 |
第6章 L 公司竞争战略研究对中国制造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| 第67-70页 |
6.1 我国制造业现状 | 第67-68页 |
6.1.1 制造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意义 | 第67页 |
6.1.2 我国制造业现状 | 第67-68页 |
6.1.3 我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| 第68页 |
6.2 从市场跟随者向市场领导者的转变 | 第68-70页 |
结束语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