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42页 |
1.1 纳米材料概述 | 第12-13页 |
1.2 贵金属纳米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| 第13-19页 |
1.2.1 纳米金属材料的表面活性及其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| 第13-15页 |
1.2.2 纳米金属材料的热学性质及应用 | 第15-16页 |
1.2.3 纳米金属材料的电学特性 | 第16页 |
1.2.4 纳米金属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 | 第16-19页 |
1.3 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| 第19-34页 |
1.3.1 影响金属纳米粒子尺寸和形状的因素 | 第20-24页 |
1.3.2 纳米金属材料的常用合成方法举例 | 第24-34页 |
1.3.2.1 模板法 | 第24-26页 |
1.3.2.2 液相化学还原法 | 第26-29页 |
1.3.2.3 微波辅助液相还原法 | 第29-33页 |
1.3.2.4 水(溶剂)热法 | 第33-34页 |
1.4 本文的选题及研究内容 | 第34-42页 |
第二章 羟基功能化离子液体水溶液中制备贵金属纳米材料 | 第42-69页 |
2.1 引言 | 第42-43页 |
2.2 试剂与方法 | 第43-46页 |
2.2.1 试剂与仪器 | 第43-44页 |
2.2.2 合成离子液体[C_3OHmim]Cl 和[C_3OHmim][BF_4] | 第44-45页 |
2.2.3 微波法制备Au,Pt,Pd 纳米粒子 | 第45页 |
2.2.4 溶剂热法制备Ru,Pt,Pd 纳米粒子,Au 纳米片和Ag 纳米线 | 第45-46页 |
2.2.5 测试与表征 | 第46页 |
2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6-64页 |
2.3.1 离子液体[C_3OHmim][BF_4]的表征 | 第46-48页 |
2.3.2 微波法制备Au,Pt,Pd 纳米粒子 | 第48-53页 |
2.3.3 溶剂热法制备Ru,Pt,Pd 纳米粒子,Au 纳米片和Ag 纳米线 | 第53-64页 |
2.3.3.1 溶剂热法制备Ru 纳米粒子 | 第54-57页 |
2.3.3.2 溶剂热法制备Pt,Pd 纳米粒子和Au 纳米片 | 第57-61页 |
2.3.3.3 溶剂热法制备Ag 纳米线 | 第61-6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64-69页 |
第三章 羟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中制备金纳米材料 | 第69-83页 |
3.1 引言 | 第69页 |
3.2 试剂与方法 | 第69-71页 |
3.2.1 试剂与仪器 | 第69-70页 |
3.2.2 金纳米材料的制备 | 第70页 |
3.2.3 测试与表征 | 第70-71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71-80页 |
3.3.1 在[C_3OHmim]Cl 中制备金纳米材料 | 第71-76页 |
3.3.2 在[C_3OHmim][BF_4]中制备金纳米材料 | 第76-8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80-83页 |
第四章 在不同种类离子液体中制备金微米、纳米材料 | 第83-112页 |
4.1 引言 | 第83-84页 |
4.2 离子液体和金微米、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| 第84-89页 |
4.2.1 主要试剂与仪器 | 第84-85页 |
4.2.2 离子液体的合成 | 第85-88页 |
4.2.2.1 溴化1-丁基-3-甲基咪唑([BMIM]Br)的合成 | 第86页 |
4.2.2.2 溴化1-乙基-3-甲基咪唑([EMIM]Br)的合成 | 第86页 |
4.2.2.3 氯化1-丁基-3-甲基咪唑([BMIM]Cl)的合成 | 第86-87页 |
4.2.2.4 溴化N-丁基吡啶([BuPy]Br)的合成 | 第87页 |
4.2.2.5 四氟硼酸1-丁基-3-甲基咪唑([BMIM][BF_4])的合成 | 第87页 |
4.2.2.6 四氟硼酸1-乙基-3-甲基咪唑([EMIM][BF_4])的合成 | 第87页 |
4.2.2.7 四氟硼酸N-丁基吡啶([BuPy] [BF_4])的合成 | 第87页 |
4.2.2.8 对甲基苯磺酸1-丁基-3-甲基咪唑([BMIM][Tos])的合成 | 第87页 |
4.2.2.9 六氟磷酸1-丁基-3-甲基咪唑([BMIM][PF_6])的合成 | 第87-88页 |
4.2.2.10 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1-丁基-3-甲基咪唑([BMIM][Tf_2N])的合成 | 第88页 |
4.2.3 金微米、纳米材料的制备 | 第88页 |
4.2.4 测试与表征 | 第88-89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89-105页 |
4.3.1 离子液体的FT-IR 表征 | 第89-91页 |
4.3.2 离子液体中制备金微米、纳米材料 | 第91-105页 |
4.3.2.1 在[BMIM][BF_4]中制备金微米、纳米材料 | 第91-100页 |
4.3.2.2 离子液体的阴离子对金产物形貌的影响 | 第100-102页 |
4.3.2.3 离子液体的阳离子对金产物形貌的影响 | 第102-105页 |
4.3.2.4 离子液体的模板作用和表面封盖剂作用 | 第10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105-112页 |
第五章 在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中制备银和钯纳米片 | 第112-129页 |
5.1 引言 | 第112-113页 |
5.2 材料与方法 | 第113-114页 |
5.2.1 主要试剂及仪器 | 第113页 |
5.2.2 Ag 纳米片的制备 | 第113-114页 |
5.2.3 Pd 纳米片的制备 | 第114页 |
5.2.4 测试与表征 | 第114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14-125页 |
5.3.1 油浴加热法制备Ag 纳米片 | 第114-119页 |
5.3.2 水热法制备Ag 纳米片 | 第119-123页 |
5.3.3 微波法制备Ag 纳米片 | 第123-124页 |
5.3.4 Pd 纳米片的制备 | 第124-125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25-129页 |
第六章 在离子液体聚合物水溶液中制备钯纳米粒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| 第129-141页 |
6.1 引言 | 第129-131页 |
6.2 材料与方法 | 第131-133页 |
6.2.1 poly(EtViPy~+Br~-)的合成路线 | 第131-132页 |
6.2.2 poly(EtViPy~+Br~-)稳定的钯纳米粒子的制备 | 第132页 |
6.2.3 Suzuki 偶联反应 | 第132页 |
6.2.4 主要试剂与表征方法 | 第132-133页 |
6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33-138页 |
6.3.1 离子液体聚合物poly(EtViPy~+Br~-)的表征 | 第133-135页 |
6.3.2 钯纳米粒子的表征 | 第135页 |
6.3.3 钯纳米粒子催化性能的研究 | 第135-138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138-141页 |
第七章 全文总结 | 第141-144页 |
致谢 | 第144-145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投稿的论文 | 第145-1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