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英文缩略语表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7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5-22页 |
1.2.1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| 第15-18页 |
1.2.2 基于熵编码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| 第18-22页 |
1.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成果 | 第22-27页 |
1.3.1 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| 第22-25页 |
1.3.2 创新成果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纠错算术码的检错时延分布 | 第27-62页 |
2.1 算术码简介 | 第27-28页 |
2.2 算术码的编码原理 | 第28-34页 |
2.2.1 基于跟随比特法的算术编码 | 第30-31页 |
2.2.2 基于比特填充法的算术编码 | 第31-32页 |
2.2.3 算术编码的整型实现 | 第32-34页 |
2.3 纠错算术码编码原理 | 第34-38页 |
2.3.1 每输出比特添加一次冗余的方法 | 第35-36页 |
2.3.2 每输入信源符号添加一次冗余的方法 | 第36-38页 |
2.4 纠错算术码的检错原理 | 第38-40页 |
2.5 纠错算术码的检错时延分布 | 第40-60页 |
2.5.1 基于比特填充法的纠错算术码的检错时延分布 | 第40-44页 |
2.5.2 基于跟随比特法的纠错算术码的检错时延分布 | 第44-60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第三章 等长输入输出的信道自适应纠错算术码 | 第62-80页 |
3.1 简介 | 第62-63页 |
3.2 纠错算术码的编解码 | 第63-79页 |
3.2.1 等长输入输出的信道自适应联合编码方法 | 第64-66页 |
3.2.2 基于最大后验概率准则的联合解码 | 第66-71页 |
3.2.3 改进的序列译码堆栈算法 | 第71-73页 |
3.2.4 实验分析和对比 | 第73-79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四章 软入软出纠错算术码的迭代解码 | 第80-105页 |
4.1 简介 | 第80-82页 |
4.2 一阶MARKOV信源的二进制算术编码 | 第82-84页 |
4.3 纠错算术编码的软入软出解码 | 第84-96页 |
4.3.1 后验概率的推导 | 第84-86页 |
4.3.2 后验概率的对数似然估计 | 第86-87页 |
4.3.3 改进的BCJR算法 | 第87-92页 |
4.3.4 纠错算术码的软入软出解码仿真实现与结果分析 | 第92-96页 |
4.4 软入软出纠错算术码的迭代解码 | 第96-103页 |
4.4.1 迭代联合信源信道解码结构 | 第96-97页 |
4.4.2 迭代联合信源信道解码仿真实现与结果分析 | 第97-100页 |
4.4.3 迭代联合信源信道解码器的实际应用 | 第100-103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103-105页 |
第五章 全文总结 | 第105-108页 |
5.1 主要结论 | 第105-106页 |
5.2 研究展望 | 第106-10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8-117页 |
致谢 | 第117-119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| 第11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