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 | 第10-13页 |
一、互动机制产生的背景 | 第13-27页 |
(一) 香港政府的有限环境管理 | 第13-23页 |
1、积极不干预政策造就小政府 | 第13-15页 |
2、香港政府的环境管理 | 第15-23页 |
(二) 缺乏互动的环保事业发展缓慢 | 第23-27页 |
1、无视环保,环境逐渐恶化 | 第23-24页 |
2、缺乏互动,环保成效微薄 | 第24-27页 |
二、互动机制的内涵:制衡、协调、合作 | 第27-40页 |
(一) 制衡非环保行为,协调环境利益 | 第27-34页 |
1、企业失衡、政府失误导致环境污染形成 | 第27-29页 |
2、民间环保组织对政府、企业非环保行为的制衡 | 第29-32页 |
3、政府对企业、民众非环保行为的制衡 | 第32-34页 |
(二) 全方位合作,促生环保合力 | 第34-40页 |
1、政府与民间环保组织的合作 | 第35-39页 |
2、政府、民间环保组织与企业的合作 | 第39-40页 |
三、互动机制推动下的环保效应 | 第40-48页 |
(一) 污染治理与自然保护的成效 | 第41-45页 |
(二) 公众环保意识普遍提高 | 第45-48页 |
结语 | 第48-52页 |
主要参考资料 | 第52-55页 |
后记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