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8页 |
1.1 引言 | 第8页 |
1.2 Sirospun(赛络纺) | 第8-11页 |
1.2.1 Sirospun 纺纱原理及机械装置 | 第8-9页 |
1.2.2 Sirospun 纱线的结构与性能 | 第9-10页 |
1.2.3 Sirospun 的优点和不足 | 第10-11页 |
1.3 紧密(集聚)纺 | 第11-15页 |
1.3.1 紧密纺纱装置的分类 | 第11-12页 |
1.3.2 紧密纺纱原理及机械装置 | 第12-13页 |
1.3.3 紧密纺纱线的结构与性能 | 第13-14页 |
1.3.4 紧密纺的优点和不足 | 第14-15页 |
1.4 紧密赛络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| 第15-16页 |
1.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、意义及内容 | 第16-18页 |
1.5.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、意义 | 第16页 |
1.5.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紧密赛络纺成纱机理的研究 | 第18-28页 |
2.1 紧密赛络纺纺纱原理 | 第18-19页 |
2.2 紧密赛络纺成纱机理 | 第19-20页 |
2.3 紧密赛络纺集聚区须条的集聚过程 | 第20-22页 |
2.3.1 集聚区须条运动的分析 | 第21-22页 |
2.3.2 集聚区内须条的附加捻度 | 第22页 |
2.4 纱线汇聚点处的受力分析 | 第22-25页 |
2.5 纱线捻度的形成 | 第25-27页 |
2.5.1 纱线捻度的形成与分布 | 第25-27页 |
2.5.2 单股捻度的形成与分布 | 第27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紧密赛络纺集聚区流场的研究 | 第28-41页 |
3.1 集聚区流场的介绍 | 第28页 |
3.2 集聚区流场的理论研究 | 第28-30页 |
3.2.1 流场气流分布 | 第28-29页 |
3.2.2 槽口压力分布 | 第29-30页 |
3.3 集聚区流场的实验研究 | 第30-40页 |
3.3.1 实验方法及仪器 | 第30页 |
3.3.2 实验方案 | 第30-32页 |
3.3.3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32-4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 紧密赛络纺纱系统关键部件的研究 | 第41-52页 |
4.1 自制紧密赛络纺纱装置的机理和结构组成 | 第41-43页 |
4.1.1 紧密赛络纺纱系统的须条喂入装置 | 第42页 |
4.1.2 紧密赛络纺纱系统的气流集聚装置 | 第42-43页 |
4.2 紧密赛络纺纱装置关键部件的研究 | 第43-46页 |
4.2.1 异形管吸风槽结构参数的讨论 | 第43-44页 |
4.2.2 异形管吸风双槽的设计 | 第44-46页 |
4.3 紧密赛络纺吸风双槽的实验研究 | 第46-51页 |
4.3.1 实验方案 | 第46页 |
4.3.2 测试条件及结果 | 第46-48页 |
4.3.3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8-5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五章 国产细纱机上紧密赛络纺纺纱实验与结果分析 | 第52-70页 |
5.1 实验条件 | 第52-53页 |
5.2 实验方案 | 第53-55页 |
5.2.1 捻系数对纱线性能影响方案 | 第53页 |
5.2.2 吸风负压对纱线性能影响方案 | 第53-54页 |
5.2.3 集聚牵伸对纱线性能影响方案 | 第54页 |
5.2.4 普通环锭纺、赛络纺、紧密纺与紧密赛络纺纱线的对比实验方案 | 第54-55页 |
5.3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55-69页 |
5.3.1 捻系数对纱线性能的影响 | 第55-58页 |
5.3.2 吸风负压对纱线性能的影响 | 第58-61页 |
5.3.3 集聚牵伸对纱线性能的影响 | 第61-64页 |
5.3.4 对比实验纱线的结构对比分析 | 第64-65页 |
5.3.5 对比实验纱线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| 第65-69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70-72页 |
6.1 成纱机理研究 | 第70页 |
6.2 集聚区流场研究 | 第70-71页 |
6.3 关键部件的研究 | 第71页 |
6.4 自制紧密赛络纺纱装置的纺纱效果及工艺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6页 |
附录 | 第76-83页 |
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