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 | 第7-9页 |
第一部分 票据行为能力的法律冲突 | 第9-22页 |
一、 现有的四种解决方式及评价 | 第10-17页 |
(一) 属人法主义 | 第10-12页 |
(二) 缔约地法主义 | 第12-14页 |
(三) 选择适用主义 | 第14-15页 |
(四) 反致和转致 | 第15-17页 |
二、 最密切联系原则和表面联系原则之分析 | 第17-22页 |
(一) 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再认识 | 第17页 |
(二) 关于表面联系原则的探讨 | 第17-22页 |
第二部分 票据实质问题的法律冲突 | 第22-31页 |
一、 票据实质有效性法律冲突及解决 | 第22-24页 |
(一) 票据实质有效性的法律冲突 | 第22-24页 |
(二) 票据实质有效性法律冲突的解决原则 | 第24页 |
二、 票据法律关系内容的法律冲突及解决 | 第24-28页 |
(一) 主债务人的义务 | 第24-25页 |
(二) 持票人的义务 | 第25-26页 |
(三) 背书人和被背书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| 第26-28页 |
三、 票据债务解除的法律冲突及解决 | 第28-31页 |
(一) 一般票据债务人债务的解除 | 第28-29页 |
(二) 票据主债务人债务之解除原则 | 第29-31页 |
第三部分 票据背书伪造风险分担之法律冲突 | 第31-44页 |
一、 日内瓦票据法系伪造背书风险分担制度之分析 | 第32-36页 |
(一) 票据背书伪造者法律责任之分析 | 第32-34页 |
(二) 票据背书被伪造者风险责任之分析 | 第34-36页 |
二、 英美票据法系票据背书伪造风险分担制度之分析 | 第36-39页 |
(一) 真实性规则(Authenticity) | 第36页 |
(二) 物的抗辩规则(Substantial Contradiction) | 第36-37页 |
(三) 转让担保规则(Transfer Warranties) | 第37页 |
(四) 提示担保规则(Present Warranties) | 第37-39页 |
三、 两大票据法系背书伪造风险分担制度之比较 | 第39-42页 |
(一) 两大票据法系立法理念上的差别分析 | 第39-40页 |
(二) 两大票据法系风险发生后补救措施的差别分析 | 第40-41页 |
(三) 两大票据法系法律效益上的差别分析 | 第41-42页 |
四、 两大票据法系法律冲突解决的探讨 | 第42-44页 |
(一) 冲突规范的制定 | 第42页 |
(二) 《联合国国际汇票本票公约》 | 第42-44页 |
第四部分 票据时效法律冲突及其解决 | 第44-54页 |
一、 票据时效的国际立法现状 | 第44-46页 |
(一) 我国票据时效立法 | 第44页 |
(二) 日本票据时效立法 | 第44-45页 |
(三) 法国票据时效立法 | 第45页 |
(四) 国际公约票据时效之规定 | 第45-46页 |
二、 有关票据时效制度利益上的权衡 | 第46-48页 |
(一) 符合时效制度本身要求的立法体例 | 第46页 |
(二) 符合票据法精神的立法体例 | 第46页 |
(三) 对两种立法模式的比较分析 | 第46-48页 |
三、 票据时效内涵和法律性质的分析 | 第48-51页 |
(一) 实践中对票据时效程序定性理论的舍弃 | 第48-50页 |
(二) 程序论被舍弃的原因之分析 | 第50-51页 |
四、 解决票据时效法律冲突:准据法的适用 | 第51-54页 |
(一) 国际上票据时效的定性依据 | 第51-53页 |
(二) 解决方式:准据法的适用 | 第53-54页 |
结语 | 第54-55页 |
注释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论文摘要(中文) | 第58-61页 |
论文摘要(英文)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