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软件论文--程序设计、软件工程论文--软件工程论文

实时控制系统软件开发架构设计研究及其应用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20页
   ·实时控制系统综述第12-15页
     ·实时控制系统的概念和特征第12页
     ·实时控制系统分析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实时控制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3-15页
   ·实时控制系统软件开发第15-17页
     ·实时控制系统软件开发特点第15页
     ·传统的实时系统框架的局限性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实时控制系统软件开发面临的挑战第16-17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7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·本文研究内容及工作第18-19页
   ·论文结构第19-20页
第二章 相关技术背景及原理第20-34页
   ·实时控制系统微内核第20-23页
     ·实时微内核的研究背景第20-22页
     ·实时微内核的分析与比较第22-23页
   ·面向方面编程技术第23-30页
     ·AOP的相关概念及工作原理第23-26页
     ·主要的AOP实现技术第26-30页
   ·基于面向对象的软件框架第30-33页
     ·类库、组件、设计模式和框架第30-31页
     ·面向对象的框架开发过程第31-3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三章 实时控制系统ARTIC微内核的设计与实现第34-59页
   ·ARTIC微内核的设计目标和体系架构第34-35页
   ·ARTIC微内核的UML建模设计第35-41页
     ·ARTIC微内核的功能需求第35页
     ·ARTIC微内核的用例图设计第35-36页
     ·ARTIC微内核的类图设计第36-37页
     ·ARTIC微内核系统状态转换图设计第37-38页
     ·ARTIC微内核任务状态转换函数调用图设计第38页
     ·ARTIC微内核任务调度顺序图设计第38-39页
     ·ARTIC微内核任务级调度活动图设计第39-41页
   ·ARTIC微内核的基本构件块第41-42页
     ·线程第41页
     ·数据通道第41-42页
   ·ARTIC微内核任务管理第42-46页
     ·ARTIC微内核任务调度模型结构及过程第42-43页
     ·ARTIC微内核任务接口设计与实现第43-44页
     ·两阶段混合调度算法及其所用任务的组织结构和变量第44-46页
   ·ARTIC微内核时间管理第46-51页
     ·ARTIC微内核时钟中断周期动态调整设计第46-48页
     ·时钟中断周期动态调整具体实现第48-51页
   ·ARTIC微内核中断管理第51-53页
     ·中断处理流程第51-52页
     ·ARTIC中断接管机制的实现第52-53页
   ·ARTIC微内核内存管理第53-58页
     ·ARTIC微内核的内存分配方案和内存模块第53-54页
     ·动态内存分配算法HTSB的描述第54-56页
     ·HTSB算法在ARTIC微内核上的具体实现第56-5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四章 实时控制系统面向方面框架ARTCSF第59-69页
   ·ARTCSF框架的设计第59-65页
     ·功能和非功能的分离第59-60页
     ·主动对象设计模式第60-61页
     ·State模式第61-62页
     ·结构和行为的分离第62-63页
     ·基于状态的主动对象设计模式第63页
     ·ARTCSF框架的体系结构第63-65页
   ·ARTCSF框架的实现第65-68页
     ·ARTCSF接口第65-66页
     ·主动对象基类(CActiveObject)类第66-67页
     ·事件队列第67-68页
     ·其他非核心功能类第6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8-69页
第五章 ARTCSF框架方面编织器的设计与实现第69-96页
   ·ARTCSF WEAVER的总体设计第69-72页
     ·ARTCSF WEAVER的具体功能第69页
     ·方面编织技术的介绍及本文所使用的编织技术第69-71页
     ·语法关键字与Aspect文件设计第71-72页
     ·ARTCSF WEAVER的总体框架第72页
   ·词法分析模块第72-76页
     ·LEX框架简介第72-73页
     ·AOP关键字识别第73页
     ·辅助函数部分第73-74页
     ·常量识别部分第74-75页
     ·YACC接口部分第75-76页
   ·语法分析模块第76-82页
     ·移进/归约分析第76页
     ·Yacc框架简介第76-78页
     ·切入点声明(pointcut Declaration)规约第78-81页
     ·规约时的语法检查第81-82页
   ·AOP语法规约的关键数据结构设计与剖析第82-89页
     ·AOP语言元素结构体剖析第82-86页
     ·定义子系统第86-87页
     ·控制指令系统第87-89页
   ·中间编织代码设计及生成第89-95页
     ·编织规则的设计第89-91页
     ·中间编织代码的生成第91-9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5-96页
第六章 ARTCSF框架在实时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例第96-114页
   ·EL&AS系统介绍及其需求分析第96-97页
   ·EL&AS系统静态设计第97-102页
     ·EL&AS系统用例图设计第97-98页
     ·EL&AS系统架构设计第98页
     ·EL&AS系统类图第98-99页
     ·EL&AS系统核心功能状态类图第99-101页
     ·EL&AS系统非核心功能状态类图第101-102页
   ·EL&AS系统动态设计第102-105页
     ·EL&AS系统关门超时和开锁故障时序图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·EL&AS系统核心功能状态图第103页
     ·EL&AS系统非核心功能状态图第103-105页
   ·EL&AS系统的具体实现第105-112页
     ·核心功能实现第105-109页
     ·实时处理非核心功能实现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·故障处理非核心功能实现第110-112页
   ·EL&AS系统测试第112-11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3-114页
第七章 总结及展望第114-117页
   ·本文工作总结第114-116页
   ·下一步研究的展望第116-117页
参考文献第117-121页
致谢第121-12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22页

论文共12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Julia集彩色渐变图形的丝绸纹样设计及数码织造方法
下一篇:基于图像的水稻病害识别方法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