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经济作物论文--油料作物论文--油菜籽(芸薹)论文

甘蓝型油菜Polima CMS和陕2A CMS的形态和生化特征及其胞质遗传物质的比较研究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6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6-42页
   ·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(CMS)研究概况第16-22页
     ·植物CMS 的概念、发现及其特性第16页
     ·植物CMS 的利用第16页
     ·引起植物CMS 的因素第16-17页
     ·植物CMS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第17-19页
     ·植物CMS 的鉴定及其不育基因的克隆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植物CMS 育性的恢复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在作物育种中创建CMS 系的策略第21-22页
   ·油菜CMS 和杂交优势育种研究概况第22-29页
     ·已鉴定的油菜CMS 的主要类型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已报道的一些油菜CMS 系第23页
     ·叶绿体与叶绿体基因组第23-25页
     ·线粒体与线粒体基因组第25-27页
     ·油菜CMS 在杂种优势中的应用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基因资源和比较基因组学在油菜CMS 研究中的运用第28-29页
   ·甘蓝型油菜Pol CMS 和陕2A CMS 的研究进展第29-39页
     ·花器形态解剖学研究第29-30页
     ·细胞学研究第30页
     ·生理生化研究第30-31页
     ·遗传学研究第31-35页
     ·分子生物学研究第35-38页
     ·两个不育系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、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第38页
     ·展望第38-39页
   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9-41页
     ·前人研究结果汇总和本研究的依据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本研究的目的第40页
     ·本研究的意义第40-41页
   ·实验技术路线第41-42页
第二章 PolA 系统和陕2A 系统的农艺性状和花器解剖结构的比较研究第42-65页
   ·前言第42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42-44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42-43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43-44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4-63页
     ·PolA 系统和陕2A 系统的形态学特征第44-56页
     ·PolA 和陕2A 的核质互换研究第56-61页
     ·PolA 和陕2A 的核代换研究第61-63页
   ·讨论第63-65页
     ·核质互作与CMS 的产生第63-64页
     ·关于陕2A 系统的紫色标记性状第64页
     ·AP3-1 基因与油菜CMS第64页
     ·关于PolA 和陕2A 的遗传稳定性第64-65页
第三章 PolA 系统和陕2A 系统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第65-73页
   ·前言第65-66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66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66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66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66-71页
     ·酯酶同工酶电泳结果和酶谱分析第66-69页
     ·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结果和酶谱分析第69-71页
   ·小结第71页
   ·讨论第71-73页
     ·胞质基因对EST 同工酶和POD 同工酶的调控作用第71页
     ·EST 和POD 同工酶标记第71页
     ·EST 和POD 同工酶的酶带数目第71-72页
     ·关于同工酶电泳的点样量第72页
     ·同工酶电泳中存在的问题第72-73页
第四章 PolA 系统和陕2A 系统cpDNA 的限制性酶切、特异基因的PCR 扩增及其rbcL基因的分子克隆第73-91页
   ·前言第73-74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74-81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74-75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75-81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81-88页
     ·叶绿体的观察及其cpDNA 的检测第81-82页
     ·油菜叶绿体基因的PCR 扩增第82-83页
     ·rbcL 基因的分子克隆第83-86页
     ·目的片段的测序和序列分析第86-87页
     ·油菜cpDNA 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第87-88页
   ·讨论第88-91页
     ·胞质遗传物质及其cpDNA 的保守性第88-89页
     ·基于rpoA 基因的引物的PCR 扩增第89页
     ·关于cpDNA 目的片段的测序第89-90页
     ·cpDNA 的分子标记第90-91页
第五章 油菜CMS 系根和叶mtDNA 的提取研究第91-99页
   ·前言第91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91-94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91-92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92-94页
   ·结果和分析第94-97页
     ·油菜根和叶线粒体提取物的比较第94-95页
     ·油菜根和叶所提取的mtDNA 的含量第95-96页
     ·油菜根和叶mtDNA 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第96-97页
     ·油菜mtDNA 相关基因的PCR 扩增第97页
   ·讨论第97-99页
     ·油菜mtDNA 的提取第97-98页
     ·关于油菜根mtDNA 的提取方法第98-99页
第六章 PolA 系统和陕2A 系统mtDNA 几个育性相关基因的PCR 扩增及其orf224 基因的分子克隆第99-114页
   ·前言第99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99-102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99-100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100-102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102-112页
     ·油菜CMS 育性相关基因的PCR 扩增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·两对引物的梯度PCR 及其扩增条带的验证第104-106页
     ·目的片段的分子克隆第106-109页
     ·目的片段的测序和序列分析第109-112页
   ·讨论第112-114页
     ·关于保持系中的扩增产物第112页
     ·两个不育系orf224 基因的克隆第112页
     ·两个不育系orf158 基因的PCR 扩增第112页
     ·两个不育系的不育机理第112-113页
     ·关于线粒体基因扩增产物的测序第113页
     ·两个概念的辨析第113-114页
第七章 PolA 系统和陕2A 系统mtDNA 完整序列大片段的PCR 扩增及其mtDNA 基因组的注释第114-125页
   ·前言第114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114-117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114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114-117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117-123页
     ·25 对mtDNA 特异性引物PCR 扩增结果及分析第117-122页
     ·PolA 系统和陕2A 系统mtDNA 基因组的初步分析和注释第122-123页
   ·讨论第123-125页
     ·关于mtDNA 扩增产物带型相同的大片段区域第123页
     ·mtDNA 大片段引物的设计第123页
     ·mtDNA 大片段的PCR 扩增第123页
     ·非特异性条带的产生第123页
     ·关于mtDNA 的重组第123-124页
     ·PolA 与陕2A 细胞质的异同性第124-125页
第八章 结论与创新点第125-129页
   ·结论第125-127页
   ·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127页
   ·进一步可延伸的工作第127-129页
参考文献第129-139页
附录第139-145页
缩略词第145-147页
致谢第147-149页
作者简介第149-150页

论文共1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超声波处理对糙米理化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
下一篇:环保型地膜覆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玉米生长的响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