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信息产业经济(总论)论文

LPS智慧城市项目PFI模式应用研究

致谢第5-6页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1 引言第12-18页
    1.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的背景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的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智慧城市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PFI模式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问题与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问题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1.4 研究的思路与主要内容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本文研究思路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本文主要内容第17-18页
2 智慧城市与PFI模式相关理论综述第18-32页
    2.1 智慧城市的概念及特点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智慧城市的概念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智慧城市的特点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智慧城市的层次第19-21页
    2.2 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辨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政府主导模式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市场主导模式第22页
    2.3 智慧城市的PFI模式及优点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PFI模式概念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PFI模式运作流程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PFI模式优缺点分析第25页
    2.4 智慧城市的PFI模式基本框架第25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合同框架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投融资模式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建设流程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风险防范第29-32页
3 LPS智慧城市项目内容及指标体系设计第32-42页
    3.1 LPS智慧城市项目概况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FD集团简介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LPS项目概况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LPS项目必要性第33-35页
    3.2 LPS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内容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IT基础设施建设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应用支撑平台建设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智慧应用建设第36-39页
    3.3 LPS智慧城市项目指标体系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体系原则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指标明细第40-42页
4 LPS智慧城市项目PFI建设模式设计第42-59页
    4.1 合同框架设计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基本合同框架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收益回报设计第43-45页
    4.2 投融资设计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投资规划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融资规划第48-49页
    4.3 建设流程设计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具体项目建设流程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建设难点与对策第52-53页
    4.4 建设期风险防范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风险识别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防范措施第54-55页
    4.5 运营期风险防范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风险识别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防范措施第57-59页
5 LPS智慧城市项目PFI模式保障措施第59-65页
    5.1 基于政府视角的保障措施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制度保障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政策保障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资金保障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技术保障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人才保障第61页
    5.2 基于企业视角的保障措施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精细预算实施成本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重视移动网络安全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重视云计算安全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重视隐私信息安全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重视物联网用户安全第64-65页
6 结论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68页
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旳研究成果第68-70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行人流微观仿真模型和系统的研究
下一篇:集群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